貝拉克·侯賽因·奧巴馬(第44任美國總統)
貝拉克·侯賽因·奧巴馬,1961年8月4日生,美國民主黨籍政治家,第44任美國總統,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非裔美國人總統。
1991年奧巴馬以優等生身份從哈佛大學法學院畢業,而后在芝加哥大學法學院教授憲法長達12年(1992—2004年)。2007年2月10日宣布參加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2008年11月4日當選為美國總統。2009年10月9日獲諾貝爾和平獎。2012年擊敗美國共和黨候選人威拉德·米特·羅姆尼,成功連任美國總統。2017年1月20日正式卸任美國總統?。
奧巴馬執政八年,美國經濟從衰退到復蘇,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美國家庭年收入在2016年創下美國歷史上最大增幅;進行了醫療改革;外交上,他是首位就任一年內訪問中國的美國總統;成功推動與古巴關系正常化,并與伊朗達成核協議;美國還與近200個國家一道簽署了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1961年8月4日,貝拉克·侯賽因·奧巴馬出生在美國夏威夷州檀香山市。
1967年,奧巴馬隨母親和繼父前往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生活。
1971年,奧巴馬回到夏威夷,與外祖父母住在一起。從五年級起,他就讀于位于火奴魯魯的大型私立學校——普納荷學校至12年級。
1979年,奧巴馬中學畢業;若干年后母親與繼父離婚,他便隨母遷居美國本土;到達美國本土后,他進入加利福尼亞州西方文理學院學習,2年后轉入哥倫比亞大學學習。
1983年,獲得國際關系專業學士學位。
1985年,他來到芝加哥,從事社區工作。
1988年,他進入哈佛大學法學院學習。
1991年,他在哈佛大學獲得了“極優等”(拉丁文的學位榮譽)法律博士學位,之后又回到芝加哥,并主持了一次選民登記運動,且為民權邁勒·B·G律師事務所工作。
1993年至2005年,在芝加哥大學法學院任教。
初涉政治
1996年,奧巴馬從芝加哥第十三區南部的海德公園區被選入伊利諾伊州議會。
1998年,奧巴馬當選伊利諾伊州州參議員。
2002年,奧巴馬當選伊利諾伊州州參議員。
2004年,在國會選舉中,奧巴馬當選為聯邦參議員。在擔任聯邦參議員期間,他參與起草了有關控制常規武器的議案,推動加強公眾監督聯邦基金使用,并支持有關院外游說、選舉欺詐、氣候變化和核恐怖主義等問題的一系列議案。他還出訪了東歐、中東和非洲的一些國家。
競選總統
第一任期
2007年2月,奧巴馬正式宣布競選總統。他在競選中以“變革”為主題,強調結束伊拉克戰爭、實現能源自給停止減稅政策和普及醫療保險等,并承諾實現黨派團結、在國際上重建同盟關系、恢復美國領導地位。
2008年8月27日,他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獲得總統候選人提名。
同年11月4日,他在美國總統大選中獲勝,當選第44任(第56屆)美國總統,并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非洲裔總統。
2009年1月20日,奧巴馬正式宣誓就職總統;11月15日至18日,奧巴馬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他是首位就任一年內訪問中國的美國總統。?
第二任期
2012年11月6日,奧巴馬在大選中擊敗共和黨挑戰者羅姆尼,成功連任。
2016年5月15日,奧巴馬出席羅格斯大學畢業典禮,并被授予榮譽博士學位?。
2017年1月10日(當地時間),美國總統奧巴馬回到芝加哥,在麥克考米克廣場的湖濱會議中心發表離任告別演說。
離任生活
2017年1月20日,奧巴馬正式卸任美國總統。?2月28日,企鵝蘭登書屋宣布競得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及其夫人米歇爾的兩部圖書出版全球版權。
2017年11月28日下午,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卸任之后第一次重訪中國,現身世博中心,出席全球中小企業聯盟主辦的第三屆全球中小企業峰會。大會上,奧巴馬向2500多位中國企業家發表了主旨演講,闡述了自己對當前世界形勢以及中美關系的看法,并與專家學者共同探討了新形勢下全球中小企業的發展之策。“合作”一直是他演講的關鍵詞。
2018年5月21日,美國在線影片租賃提供商Netflix電影公司宣布奧巴馬和他的妻子米歇爾·奧巴馬與該公司簽署長期協議,為Netflix公司制作電影和系列電視劇。
2019年8月21日,奧巴馬夫婦擔任制片人的首部紀錄片《美國工廠》上映,講述中國企業福耀玻璃在美國創建工廠的故事?。
2020年11月17日,奧巴馬的第四部著作、卸任后首部回憶錄《應許之地》(A Promised Land)第一卷正式上架,這本厚768頁的回憶錄涵蓋了從他童年到2011年擊斃本·拉登期間的諸多細節。?同日,“企鵝蘭登書屋”出版公司(Penguin Random House)發布聲明稱,美國前總統巴拉克?奧巴馬的新書第一卷《應許之地》在上市第一天就打破銷量紀錄。
據ABC(美國廣播公司)2022年4月4日報道,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將于4月5日返回白宮,參加他自2017年卸任以來的首次公開活動。一位白宮官員4月3日表示,奧巴馬將與拜登總統和副總統哈里斯一道發表講話,慶祝平價醫療法案和醫療補助計劃在向數百萬美國人提供負擔得起的醫療保險方面取得的成功。
為政舉措
政治方面
控槍舉措
2016年1月5日,奧巴馬在白宮就控槍舉措舉行新聞發布會。奧巴馬宣布一系列控槍舉措,以期望通過行政手段遏制美國頻發的槍支暴力犯罪。他同時敦促美國國會在控槍問題上有所作為。
奧巴馬宣布,所有槍支售賣者都將被要求獲得經營許可,并對購槍者進行背景審查,否則將受到刑事處罰。美國政府將雇用更多檢查人員參與購槍者背景審查工作,增加200名探員以加強槍支安全相關法規的執法力度,并投入5億美元用于精神疾病的治療。
經濟方面
金融救援計劃
奧巴馬執政后,推出了自己的金融救援計劃,包括承諾未來兩年內向創造就業機會的美國公司提供臨時稅收優惠,公司每提供一個新的崗位就能獲得3000美元的稅收減免;允許美國家庭提前從養老金賬戶提取總額不超過1萬美元的資金;對陷入困境但仍在努力還貸的購房者,將其喪失住房抵押贖回權的期限寬限90天;呼吁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和財政部向各州和地方政府提供更多的經濟援助。
2010年1月21日,奧巴馬宣布,政府將制定有效措施,加強對大金融機構的監管,限制其規模和高風險交易,以此防范新的金融風險。
出口促進戰略
2010年1月27日,奧巴馬發表國情咨文提出五年內使出口翻番的目標;3月11日,奧巴馬在美國進出口銀行年會上的講話,美國政府的出口促進戰略輪廓逐漸清晰。
奧巴馬說,出口每提高10億美元,在美國國內就會創造約6000個就業機會。在促進增長方面,轉變過去的過度消費習慣,以出口帶動制造業復蘇。在國際競爭力方面,要推動美國產品在全球市場領先地位。其核心目標歸結為一句話,即奧巴馬所說的“確保21世紀仍然是美國的世紀”。
能源方面
能源戰略
2010年3月31日,奧巴馬在臨近華盛頓的安德魯斯空軍基地宣布,將擴大對美國近海油氣田的開發,以此確保美國能源安全。從1990年到2010年持續了20多年的美國近海油氣開采禁令將畫上句號,美國能源戰略正出現重大轉折,將可能從高度依賴進口轉向進口和自產并重。
綠色新政
自奧巴馬簽署以發展新能源為重要內容的經濟刺激計劃以來,美國政府動作頻仍:加大對新能源領域的投入,制定嚴格汽車尾氣排放標準,出臺《美國清潔能源安全法案》,外界將此視作奧巴馬的“綠色新政”。
2015年8月3日,奧巴馬在白宮東廳推出終極版《清潔電力計劃》,提出到2030年發電廠碳排放目標將在2005年基礎上減少32%。
社會方面
醫改新政
奧巴馬在執政后,將醫改作為美國國內“新政”的主要工程之一。在推行改革的過程中,奧巴馬吸取了20世紀90年代克林頓執政時期醫改失敗的教訓,采取了一些新策略。
奧巴馬的醫療改革計劃要達到3個目標,給已有保險的人提供更多安全保障;給沒有保險的人提供在他們經濟支付能力范圍內的選擇;緩解醫療保健體系給美國家庭、企業和政府帶來的開支增長。
2010年2月22日,奧巴馬公布了新的醫療改革方案。新醫改方案將使超過3100萬尚未獲保的美國人擁有醫療保險。該計劃在實施后第一個10年內將使美國政府預算赤字減少1000億美元,在第二個10年內減少約1萬億美元。3月3日,奧巴馬公布了經過修改的最終版本醫改提案。3月23日,奧巴馬簽署了《平價醫療法案》。
2015年6月25日,美國最高法院以6票對3票做出支持奧巴馬醫療保健法案的裁決。最高法院裁決宣布后,奧巴馬在白宮發表講話說,裁決讓醫改法案得以繼續,將幫助每名普通美國民眾獲得醫保,而不會讓醫保成為少數人的特權。
根據2015年數據顯示,共已經有1170萬人簽署參加奧巴馬醫改。登記參加醫療補助計劃的人數更是飛升至7000萬,自2013年年中以來增幅高達20%。未投保的美國人比例降至歷史最低的10%,醫保價格增長放緩,顯示出醫改的可持續性。
教育新政
2009年2月17日,奧巴馬簽署了《2009年美國復蘇與再投資法案》。其中,教育被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該法案規定,美國聯邦政府投入7870億美元用于拯救美國癱瘓的經濟,其中1150億美元(占總額的12.7%)用于投資教育事業;11月,美國教育部頒布《力爭上游計劃實施摘要》,正式宣告了《力爭上游計劃》開始實施。該計劃是對《2009年美國復蘇與再投資法案》的回應。奧巴馬政府啟動了總額為43.5億美元的教育改革撥款,其主要目的是資助貧窮殘障兒童,推動全國教育制度改革。該計劃是奧巴馬政府針對美國教育政策執行力度不到位、教育水平低下等問題提出的。主要內容包括提高教育標準,規范評價體系;改進教學數據庫系統,增加教學的有效性;促進教師和校長的專業發展;加強政府干預,改造薄弱學校等四大方面。
奧巴馬執政之后,奧巴馬政府在原有的學前教育政策基礎上推出《0至5歲計劃》,該計劃著眼于貧困家庭兒童的教育,每年撥款100億美元提供免費學前教育,保證每位兒童做好入學準備,促進各州學前教育的普及。
2013年2月,奧巴馬在國情咨文中提出《重構高中計劃》,該計劃規定聯邦政府投入3億美元競爭性資金用來鼓勵高中在教育培養方式上的改革與創新,聚焦在信息化時代對人才需求的轉變上;提倡高中與大學、企業之間建立合作關系;創設實施科學、技術、工程、數學課程,發展學生的升學和就業素養。
同年4月25日,美國教育部公布了《認識教育成功、專業卓越和協作教學的藍圖》。“教育成功”主要是指美國教師要致力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果;“專業卓越”要求美國教師更加注重教育實踐技能的培養,并主動學習優秀校長、優秀教師的經驗,促進個人專業發展;“協作教學”要求責任共擔與教學合作,校長和教師要在互相學習、互相監督中實現專業技能的提升。
2015年12月10日,奧巴馬在白宮簽署了“每個學生都成功”法案(“Every Student Succeeds Act”,ESSA),取代之前的“有教無類法”(另譯為“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法”,No Child Left Behind Act ,NCLB),為全美公立學校確立新責任路線。奧巴馬表示,新的“每個學生都成功”法案減少對標準化考試和統一任務的依賴,確保美國的教育系統讓每一個孩子在高中畢業之時已經為升學或就業做好準備。新法保留了基本考試要求,但刪除了取決于學生成績的獎懲措施。新法案有利于促進落后者進步,縮小“分化”的程度;對于不同地方、社區、學校的適應將更加靈活;英語學習者也將擁有更多可以利用的項目和資源。
住房新政
奧巴馬政府2009年一季度推出住房救助計劃,針對新購房者享受8000美元稅收優惠的政策,該政策于11月到期;10月19日,美財政部又宣布了一項刺激住房市場的新政策,支持低住房抵押貸款利率,并幫助中低收入者購買住房或負擔租房費用。
新政策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支持住房金融機構新貸款的債券收購計劃,另一部分是一項臨時貸款和流動性計劃。
就業新政
2009年12月,奧巴馬宣布,將采取減稅、獎勵以及增加投資等一攬子舉措創造更多就業崗位,以應對當前日益嚴峻的失業問題;2010年3月,奧巴馬簽署了一項通過減稅和增加開支來促進就業的法案。
軍事方面
伊戰撤軍
2009年2月27日,奧巴馬宣布了美國將從伊拉克撤軍的計劃。奧巴馬的撤軍計劃包括:在2010年8月31日前,從伊拉克撤離大部分軍隊,結束作戰任務,留下3.5萬至5萬兵力,負責支持伊拉克政府及其安全部隊的軍事行動。然后,在2011年底前撤回全部剩余部隊。
2010年8月31日,奧巴馬發表講話,正式宣告駐伊拉克美軍作戰部隊完成撤離,宣布美國把重心轉移到促進經濟持續復蘇上,這是他的“中心任務”。
核戰略
2009年4月,奧巴馬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說,美國政府將致力于推動建立一個無核武器的世界。2010年4月,奧巴馬表示美國首要威脅不再是國家之間的核戰爭,而是核恐怖主義與核擴散,美國核戰略的首要目標是阻止這些威脅。
安全戰略
2010年5月27日,美國白宮發布了奧巴馬政府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奧巴馬在該報告中將軍事作為外交努力無效情況下的最后手段。與其前任布什的以單邊主義為基調的安全戰略相比,奧巴馬的新戰略具有多邊主義色彩。
打擊IS
2014年9月10日,奧巴馬全面闡述了打擊“伊斯蘭國”的戰略,宣布要建立一個反“伊斯蘭國”聯盟,并將空襲范圍擴大到敘利亞。
2016年8月3日,奧巴馬政府表示,美國及其盟友已發動14235起空襲打擊“伊斯蘭國”。另據美國官員消息稱,得到了美國支持的伊拉克軍隊已經從“伊斯蘭國”手里奪回一半的領土。
外交方面
伊核協議
2015年7月14日,伊朗核問題六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與伊朗終于達成了歷史性的伊朗核問題協議;各方歷經一年半多時間的談判,為解決延續了12年的伊朗核問題達成了政治共識。
氣候變化
2015年11月,奧巴馬出席了巴黎氣候變化大會,奧巴馬試圖在峰會上就應對氣候變化取得實質性成果,以兌現他在7年前參選承諾,并令相關政策成為他的政治遺產;12月13日,來自196個國家的談判代表通過了歷時6年的《巴黎協定》,該協定被視為1997年《京都協定書》之后國際社會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領域達成的最重要協定,將為2020年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安排。
美古“破冰”
2009年3月10日,美參議院通過一項關于部分解除美國對古巴制裁的議案,修正了極具爭議的對古巴禁運法;4月,奧巴馬宣布一系列放寬對古巴限制措施。
2013年12月10日,奧巴馬在南非約翰內斯堡出席曼德拉官方追悼會,并與古巴領導人勞爾·卡斯特羅握手致意。這是美國與古巴關系敵對半個多世紀來,兩國領導人第二次握手。
2014年12月17日,美古最高領導人分別發表講話,宣布將就恢復兩國外交關系展開磋商。
2016年3月20日,奧巴馬夫婦及兩個女兒,在美國國務卿克里、4位部長、23位議員和多位企業家等陪同下乘專機抵達古巴首都哈瓦那,開始為期3天的訪問,成為1928年以來首位訪問古巴的美國在任總統;3月16日,美國再次放松對古巴旅行、貿易和金融的相關限制。
人物榮譽
2009年10月9日,獲2009年諾貝爾和平獎。
2019年1月,入選“全球十大思想者”。
獲獎記錄
藝術類 | ||||||||
|
個人作品
出版時間 |
作品名 |
---|---|
1995年 |
《我父親的夢想:奧巴馬回憶錄》 |
2006年10月 |
《無畏的希望:重申美國夢》 |
2008年9月8日 |
《我們相信變革——貝拉克·奧巴馬重塑美國未來希望之路》 |
2020年11月 |
《應許之地》 |
資料來源:?? |
社會活動
2021年7月28日,NBA官網宣布,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已作為戰略合作伙伴加入NBA非洲聯盟。奧巴馬將幫助推動聯盟在整個非洲大陸的社會責任工作,其將擁有該聯盟的少數股權,并計劃資助奧巴馬基金會在非洲的青年和領導力項目。
個人生活
家庭背景
奧巴馬的父親是來自肯尼亞的留學生,母親是堪薩斯州人。他們二人在就讀夏威夷大學期間相識。由于父親此后前往哈佛大學求學,奧巴馬從小由母親撫養。奧巴馬兩歲多時,他的父母婚姻破裂。
感情經歷
1992年,奧巴馬和同學校的米歇爾結婚,后育有兩個女兒。
家庭教育
奧巴馬雖然寵愛女兒,但并不溺愛。他曾在受訪時分享自己教育兩個女兒的“爸爸經”:定規矩,付出愛。他說,自己會給孩子們無條件的愛,同時給她們定下大方向和一些規矩,也會鼓勵孩子多干家務。
舉辦聚會
2021年8月6日,奧巴馬將舉辦自己的60歲生日聚會,該聚會符合美國疾控中心制定的新冠防護規則。生日派對將在戶外舉行,到場客人需要提交新冠陰性證明。聚會還將派專人確保聚會符合疾控中心、州和地方的新冠防疫規則。包括著名影視明星喬治·克魯尼和脫口秀主持人奧普拉·溫弗里在內的一眾名人將出席奧巴馬的生日聚會。
白宮發布消息稱:“雖然拜登總統無法出席,但他期待著盡快與前總統奧巴馬敘舊,并歡迎他加入60歲以上的俱樂部。”
感染新冠
當地時間2022年3月13日,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在社交網站發文表示,他的新冠病毒檢測結果為陽性,伴隨輕微癥狀。
人物評價
正面評價
奧巴馬作為總統在國際政治中營造了一種新的氛圍。在獲得整個世界關注和給民眾以更美好未來的希望方面,極少有人達到奧巴馬這樣的程度。(諾貝爾獎委員會官網評)
作為第一個擔任美國總統的非洲裔美國人,奧巴馬為美國人民樹立了榜樣,而他也給美國政壇帶來了一種新的階級觀念。在他擔任總統期間,白宮甚至連個人丑聞這樣的事情都未曾發生過。在奧巴馬擔任總統的絕大多數時間里,白宮一直將一種成熟穩健的成年人風格展示給外界。(鳳凰網評)
負面評價
奧巴馬是美國歷史上最糟糕的總統。(美國前總統克林頓評)
奧巴馬是“陷入僵局的總司令”。?(《紐約郵報》評)
奧巴馬以“失敗的政治家”和“無法堅持自己立場”而入選“最無影響力名人”。專家們認為,奧巴馬承諾的太多,講得很華麗,實際上卻什么也沒有做。因為不成功的醫保改革、移民政策及不善于維護自己在國際政治中的地位,尤其是在處理敘利亞問題時的失誤,使得奧巴馬的執政路變得相對坎坷。?(俄羅斯《今日報》評)
人物影響
奧巴馬總統圖書館
2015年4月30日,在美國城市芝加哥創建以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命名的圖書館;同年5月,奧巴馬基金會確認“奧巴馬總統圖書館”落戶于他曾經長期執教的芝加哥大學。
人物爭議
“西裝門”
2014年8月28日,奧巴馬在新聞發布會上談及俄烏以及打擊“伊拉克和沙姆伊斯蘭國”(ISIS)等問題。輿論不僅對他的觀點有所不滿,甚至認為他的西裝十分滑稽。人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總統的淺黃色西裝上,而不是他對烏克蘭和敘利亞問題的看法。美國媒體甚至調侃稱,稱其穿傻帽西裝。
遭到抗議
2014年9月25日,美國反戰組織“粉色代碼”(CODEPINK)和“立即行動起來結束戰爭和種族主義聯盟”(ANSWER Coalition)在白宮門口舉行游行示威,抗議總統奧巴馬對敘利亞和伊拉克發動空襲行動,批評美國中東政策是“伊斯蘭國”發展壯大的原因之一,也是問題所在之源。
遭到起訴
2014年7月30日,美國國會眾議院以225票贊成、201票反對的表決結果通過議案,正式授權眾議院議長博納對總統奧巴馬濫用行政權力提起訴訟。
同年11月21日,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博納宣布,奧巴馬政府在落實醫改法案過程中行使了“超出憲法賦予的權力”,眾議院已就此正式向法院提起訴訟。起訴書列舉了“兩宗罪”,包括奧巴馬政府“兩次推遲實施”醫改法案中關于雇主必須為雇員購買醫療保險的條款,奧巴馬政府違規使用聯邦賬戶資金向保險公司支付1750億美元,上述兩項均屬“非法”。博納表示,此舉是要捍衛美國憲法權威,并非出于一黨私利。議案發起人之一、眾議院法規委員會主席薩森斯則表示,奧巴馬“已經走得太遠”,無視憲法要求,選擇性地執行法律。
眾議院少數黨領袖佩洛西對起訴一事反應強烈。她說,美國人民希望國會幫助增加就業、扶持中產階級,共和黨卻選擇花每小時500美元的律師費起訴總統,訴訟將遭遇“尷尬的失敗”。
免責聲明:本站詞條系由網友創建、編輯和維護,內容僅供參考。
以上內容均為商業內容展示,僅供參考,不具備專業問題解決服務,
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
如您發現詞條內容涉嫌侵權,請通過 948026894@qq.com 與我們聯系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