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雷·巴爾(發現了重要的染色體結構巴爾氏體)
穆雷·巴爾(英語:Murray Llewellyn Barr,1908年6月20日-1995年5月4日),出生在加拿大加拿大安大略省埃爾金縣,畢業于西安大略大學,加拿大籍的醫生及醫學研究者,加拿大生物學家、西安大略大學教授、巴爾氏體的發現者,于1948年和研究生尤爾特·伯特倫(Ewart George Bertram)發現了重要的染色體結構巴爾氏體。
教育經歷
巴爾于1908年6月20日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埃爾金縣,就讀于西安大略大學,并于1930年在此拿到學士學位(B.A.),1933年在此拿到醫學博士學位(M.D.),1938年在此拿到理學碩士學位,1951年,巴爾成為解剖學教授
研究經過
巴爾在拿到碩士學位后,曾從事兩年的非??漆t師業務(general practice),1936年受聘至西安大略大學解剖學系擔任講師,并下定決心要專精于神經科學。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巴爾于1939年參戰,戰爭結束后,他回到西安大略大學并展開新的計劃,主題是研究提高神經元活性是否會對其結構產生影響。當巴爾的研究告一段落后,研究生尤爾特.伯特倫(Ewart George Bertram)提出了一個申請理科碩士的論文,巴爾與他共同研究,兩人以福爾根試劑(Feulgen stain)將貓腦細胞細胞核中的DNA染色,在觀察雌貓神經元時,巴爾在核膜內側發現了一小團染色極深的鼓槌狀物質(公貓則沒有這樣的結構),當時尚不明白那是什么結構。在觀察了其他動物的標本后,巴爾歸納出一個結論:這些DNA團塊是存在雌性哺乳類細胞內的明顯差異
1949年,巴爾和伯特倫聯名發表了一篇論文,發表了他所看到的奇怪現象,當時他將發現的小團鼓槌狀物質稱為“性染色質”(Sex chromatin),也就是后人所謂的“巴爾氏體”
在發現巴爾氏體后,巴爾開始涉足基因生物學的領域,他對性染色體的研究為一些基因疾病的機制提供了良好的解釋,更進一步創立從口腔黏膜刮取標本,檢測基因疾病的方法。
獲獎
巴爾獲得了許多獎項,最為人注目的即是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提名。除此之外,1959年,巴爾獲得加拿大皇家學會頒發的Flavelle prize;1962年,他因對基因疾病機制的闡明而獲得小約瑟夫·P·肯尼迪基金會的獎項(Joseph P. Kennedy Jr. Foundation Award );1963年巴爾榮獲佳德納基金會國際獎(Gairdner Foundation International Award);1972年成為英國皇家學會成員。
巴爾于1995年逝世,1998年被追贈加拿大醫學獎(Canadian Medical Hall of Fame)
免責聲明:本站詞條系由網友創建、編輯和維護,內容僅供參考。
以上內容均為商業內容展示,僅供參考,不具備專業問題解決服務,
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
如您發現詞條內容涉嫌侵權,請通過 948026894@qq.com 與我們聯系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