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雞
烏雞別名藥雞、烏骨雞、武山雞、小白雞、黑腳雞、松毛雞、絨毛雞、泰和雞、梅嶺土雞、烏雞白鳳,為雞形目、雉科、原雞屬鳥類,原產于亞洲中國江西省泰和縣。我國特有土特產雞種,已有400多年的人工培育歷史。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展出,受到各國的好評。別看它黑得通透,營養價值可遠遠高于普通雞,經檢測烏雞含有19種氨基酸,27種微量元素,具有保健、美容、防癌三大功效。它是補虛勞、養身體的上好佳品。食用烏雞可以滋陰補腎、延緩衰老、對婦女缺鐵性貧血癥等有明顯功效。
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被定為觀賞雞。因喙、眼、腳、皮膚、肌肉、骨頭和大部分的內臟均為烏黑而得名,最常見的品種羽毛潔白,又有“烏雞白鳳”的美稱。烏雞的鳴叫也非常引人入勝,其鳴叫聲音甚強于體型大很多的普通公雞。
科目分類:雞形
生存環境:灌叢
顏色分類:白色、黑色
性情分類:陸禽
最大體型:60cm
遷徙類型:留鳥
壽命年限:20年
適宜溫度:20℃±10℃
食物飼料:雜食
烏雞形態特征
頭體長40-60cm,重700-900g。外形奇特,典型的烏雞具有叢冠、纓頭、綠耳、胡須、絲毛、五爪、毛腳、烏皮、烏肉、烏骨十大特征,有“十全”之譽。相較普通家雞,體軀短矮而小,雞頭也較小,頭頸比較短,耳葉的顏色較特殊,呈綠色略帶紫藍色。通常除兩翅羽毛以外,其它部位的毛都如絨絲狀,頭上還有一撮細毛高突蓬起,骨骼烏黑,連嘴,皮,肉都是黑色的。此外還有白毛烏骨、黑毛烏骨、斑毛烏骨、骨肉全烏、肉白骨烏等品種。
烏雞飼養方法
烏雞有體型輕巧、營養豐富、成熟早等特點。養方式和肉雞飼養方式基本一樣,籠養、地面散養、炕上平養或網上平養都可以,在農村炕上平養為最佳。烏骨雞籠舍的建造必須選擇背風朝陽、地勢干燥、平緩、四周排水良好、遠離居民區、交通方便的地方。
烏雞雌雄分辨
母雞冠小,如桑葚狀,色特黑。公雞冠形特大,冠齒叢生,像一束怒放的奇花,又似一朵火焰,焰面出現許多“火峰”,色為紫紅,也有大紅者。母雞的胡須比公雞更發達,顯得溫順而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