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K
8945
藍喉錐尾鸚鵡
藍喉錐尾鸚鵡別名藍喉鸚哥、赭斑鸚哥,為鸚形目、鸚鵡科、錐尾鸚哥屬鳥類,原產于南美洲巴西東部,從巴伊亞到里約熱內盧。主要棲息于森林地區及邊緣地帶、毗連的開闊鄉村地區,會時常前往可可種植園中高大可以提供庇蔭的樹木休憩活動,偶爾也會造訪當地的農耕區。1820年命名。
主體綠色,前額、頭頂、眼睛、頭部后方以及頸部為暗棕色,每片羽毛均有黃棕色的滾邊。頸部兩側為桔黃色,喉嚨和胸部上方為藍色。下腹部以及背部后方為暗紅色。
科目分類:錐尾
生存環境:叢林
顏色分類:綠色_棕色
性情分類:攀禽
最大體型:30cm
遷徙類型:留鳥
壽命年限:30年
適宜溫度:22℃±8℃
食物飼料:谷類
藍喉錐尾鸚鵡形態特征
頭體長28-30cm,重約90克。翅膀彎曲的部份為紅色,翅膀外側的主要飛行羽為藍色,內側的飛行羽為橄欖色。尾巴上方為橄欖色,內側為紅棕色;眼睛外圍有一圈白色的裸皮,鳥喙為黑灰色,虹膜為黃色。
藍喉錐尾鸚鵡生活習性
繁殖季通常會組成4-10只的小群體,如果在提供食物的樹木附近會聚集更多的數量。但在危險逼近的時候,會靜止不動。在黃昏回巢時會發出很刺耳的叫聲,此時它們會棲息于光禿禿無庇護的樹枝上或是頂端,中午炎熱的時候則會安靜下來,一邊在樹蔭下乘涼休憩,一邊彼此交互用鳥喙理毛聯絡感情。
藍喉錐尾鸚鵡飼養方法
主要以水果、花朵、種子、漿果為食。有時候也會前往農耕區覓食谷類和水果等。
藍喉錐尾鸚鵡雌雄分辨
幼鳥的體色較深,頭頂的羽毛為黑色并帶有點淺紅色的滾邊,翅膀彎曲的地方只有一點點紅色,鳥喙為淺灰色,虹膜深色。
藍喉錐尾鸚鵡繁殖方式
繁殖季在南半球的春天,從9月至12月,通常選擇樹洞做鳥巢,一窩約產2-4枚卵。孵化期22至25天,雛鳥需哺育持續約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