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氏莊園
馬氏莊園位于安陽市西部20公里的西蔣村,是清末頭品頂戴、廣西廣東巡撫馬丕瑤的府第,被學者稱為“中州大地絕無僅有的封建官僚府第建筑標本”。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河南省廉政教育基地。
馬氏莊園建于清光緒至民國初期,保存完好,占地面積20000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5000多平方米,共分三區六路,每路分四個庭院,九道大門,俗稱“九門相照”。整座莊園布局嚴謹,錯落有致,古樸典雅,雄渾莊重,既有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寬敞明亮的建筑風格,又有晉商大院深深邃富麗的建筑藝術,還有中原地區藍磚灰瓦五脊六獸掛走廊的建筑特色。這里還是一處記載中國近代百年風云的歷史見證,清末慈禧太后、光緒皇帝曾在這里下榻;解放戰爭年代,劉鄧大軍曾在這里設臨時司令部,在這里我們可以觀賞到當時的陳設。
莊園主人馬丕瑤(1831-1895年),字玉山,安陽縣西蔣村人。咸豐八年中舉人,同治元年登進士。曾任山西平陸、永濟知縣,解州知州,太原知府,山西按察使,山西布政使,貴州按察使,廣西布政使,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廣西、廣東巡撫等職。他為官30余年,政績卓著,清正廉明,衷心報國,實心愛民,深受百姓愛戴,老百姓稱他為“馬青天”,光緒皇帝贊他為“百官楷模”。病逝后,光緒帝親撰祭文,并御賜金字“鞠躬盡瘁”,誥封其為“光祿大夫和振威將軍”。
馬丕瑤長子馬吉森是著名的實業家,先后創辦了安陽廣益紗廠(今安陽豫北紗廠),六河溝煤礦(今峰峰礦區),開創了近代河南民族工業之先河,;次子馬吉樟,光緒九年進士,曾任翰林院編修,國史館協修,湖北按察使、提學使,民國總統府秘書等職,是當時著名的書法家,曾多次掩護革命黨志士,并籌得巨款資助大批有志青年出國留學,意圖走教育救國的道路;三女兒馬青霞,是中國同盟會會員,著名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辛亥革命女志士。孫中山曾親題“天下為公”相贈,民國時盛傳“南有秋瑾,北有青霞”之美譽。
馬氏莊園不僅是一部清末民國初期的建筑巨著,一座具有跨時代意義的廉政教育基地,紅色教育基地,更是一部集儒學、建筑、風水、書法、楹聯等中國傳統文化于一體的百科全書。
免責聲明:本站詞條系由網友創建、編輯和維護,內容僅供參考。
以上內容均為商業內容展示,僅供參考,不具備專業問題解決服務,
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
如您發現詞條內容涉嫌侵權,請通過 948026894@qq.com 與我們聯系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