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奐(魏武帝曹操之孫)
摘要:曹奐(246年 -302年),本名曹璜,字景明,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曹魏末代皇帝(260年6月27日-266年2月4日),魏武帝曹操之孫 ,燕王曹宇之子,魏明帝曹睿養子 。正始七年(246年),生于燕王宮,甘露三年(258年),封常道鄉公,甘露五年(260年),高貴鄉公曹髦為成濟弒殺,司馬昭與眾臣商議,以曹奐奉明帝之祀,立為皇帝。 曹奐雖名為皇帝,但實為司馬氏的傀儡,咸熙二年(265年)... [閱讀全文]
摘要:曹奐(246年 -302年),本名曹璜,字景明,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曹魏末代皇帝(260年6月27日-266年2月4日),魏武帝曹操之孫 ,燕王曹宇之子,魏明帝曹睿養子 。正始七年(246年),生于燕王宮,甘露三年(258年),封常道鄉公,甘露五年(260年),高貴鄉公曹髦為成濟弒殺,司馬昭與眾臣商議,以曹奐奉明帝之祀,立為皇帝。 曹奐雖名為皇帝,但實為司馬氏的傀儡,咸熙二年(265年)... [閱讀全文]
摘要:曹沖(196年-208年5月甲戌),字倉舒,東漢末年人物,曹操和環夫人之子。從小聰明仁愛,與眾不同,深受曹操喜愛。留有“曹沖稱象”的典故。曹操幾次對群臣夸耀他,有讓他繼嗣之意。曹沖還未成年就病逝,年僅十三歲。人物生平童年稱象曹沖字倉舒,東漢末年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由曹操的小妾環夫人所生。少年時就敏于觀察,十分聰慧。曹沖出生五、六年,智力心思所達到的,就像成年人那樣聰明。當時孫權曾送來一只很大的... [閱讀全文]
摘要:曹昂(?-197年),字子修,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曹操的長子,劉氏所生,但生母早亡是以由正室丁氏撫養大。聰明且性情剛膽謙和,為曹操所喜愛,二十歲時即舉孝廉。建安二年(197年)隨曹操出征張繡,因張繡突然襲擊,曹昂為救曹操負責斷后,與大將典韋一同戰死於宛城。魏文帝黃初二年(221年),追封謚號豐悼公,黃初五年(224年)又進一步追封為豐悼王。太和三年(229年)年改謚號豐愍王。人物生平舍馬救父... [閱讀全文]
摘要:曹勤,無字(因未成年就早夭所以沒有取字),沛國譙人。魏武帝曹操第十八子,母為曹操寵妾孫姬,籍貫來歷不詳。曹勤還未成年便病逝。曹勤未娶妻,無子嗣。歷史記載《三國志武文世王公傳》:1. 武皇帝二十五男:卞皇后生文皇帝、任城威王彰、陳思王植、蕭懷王熊,劉夫人生豐愍王昂、相殤王鑠,環夫人生鄧哀王沖、彭城王據、燕王宇,杜夫人生沛穆王林、中山恭王袞,秦夫人生濟陽懷王玹、陳留恭王峻,尹夫人生范陽閔王矩,王昭儀生... [閱讀全文]
摘要:曹矩,魏武帝曹操之子,早薨,無后。人物生平曹矩,魏武帝曹操之子,早薨,無子。建安二十二年,以樊安公曹均之子曹敏奉矩后,封臨晉侯。黃初三年追封謚矩為范陽閔公。太和六年,追進矩號曰范陽閔王。歷史記載《三國志·卷二十·魏書二十·武文世王公傳第二十》 :范陽閔王矩,早薨,無子。建安二十二年,以樊安公均子敏奉矩后,封臨晉侯。黃初三年追封謚矩為范陽閔公。五年,改封敏范陽王。七年,徙封句陽,太和六年,追進矩號曰... [閱讀全文]
摘要:曹均(?-219年),曹操之子。母為周姬。奉叔父薊恭公彬后。漢·建安二十二年,封樊侯。.二十四年,薨。子抗嗣。魏文帝追進公爵,謚曰安公。人物生平曹均(?-219年),曹操之子。母周姬。奉叔父薊恭公彬后。漢·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封樊侯。.二十四年(219年),薨。兒子曹抗嗣爵。黃初二年(221年),魏文帝追進公爵,謚曰安公。歷史記載《三國志·卷二十·魏書二十·武文世王公傳第二十》樊安公均,奉叔... [閱讀全文]
摘要:曹宇(?-278年),字彭祖,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三國時期魏國宗室,魏武帝曹操與環夫人之子,鄧哀王曹沖同母兄弟。太和六年,封為燕王。魏明帝病危,欲以大將軍輔政,不果。其子常道鄉公曹奐,是魏國末代皇帝,史稱魏元帝。晉朝建立后,降封燕公。咸寧四年(278年),曹宇去世。人物生平封爵變遷曹宇,曹操與環夫人所生,曹沖、曹據之同胞兄弟,魏元帝曹奐之父,娶張魯之女。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封都鄉侯。... [閱讀全文]
摘要:曹茂,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武帝曹操地位最卑微的兒子,魏明帝曹睿時期被冊封為聊城王,齊王曹芳時期被徙封為樂陵王。人物簡介曹操一共有二十五個兒子,除了早夭的幾個和過繼出去的曹均,在曹丕當國之時只有曹茂一人沒有封王。 史書中說的很明白,"茂性泬佷,少無寵於太祖。"公侯之家,一個性格倨傲而缺乏教養的人是很難贏得別人好感的,曹茂就是典型。因為"泬佷"竟然讓身為皇帝的曹丕不顧天家顏面而"獨不王",... [閱讀全文]
摘要:魏武宣皇后卞氏(159年-230年),瑯邪開陽(今山東臨沂)人,魏武帝曹操的正妻(繼室),魏文帝曹丕、任城威王曹彰、陳思王曹植、蕭懷王曹熊的母親。原本是倡家,即漢代專門從事音樂歌舞的樂人家庭,后來與曹操成婚,建安初年,原配丁夫人被廢,卞夫人成為曹操的正妻。曹丕繼位后尊其為皇太后,曹睿繼位后尊其為太皇太后。卞后在太和四年去世,與魏武帝曹操合葬高陵。天命玄鳥三國志11游戲造型卞氏,祖籍瑯邪開陽(今山東... [閱讀全文]
摘要: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并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曹操在世時,擔任東漢丞相,后為魏王,去世... [閱讀全文]
摘要:譚小紅,女,漢族,1985年5月出生,四川安岳人,200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07年9月參加工作。基本信息中文名:譚小紅國籍:中國民族:漢出生地:四川安岳出生日期:1985年5月畢業院校:塔里木大學性別:女大學學歷(2007年6月塔里木大學動物醫學專業畢業)。現任拜城縣委辦公室秘書,擬任拜城縣農業局副局長。 [閱讀全文]
摘要: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漢廣川(河北景縣廣川鎮大董故莊村)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唯心主義哲學家和今文經學大師。漢景帝時任博士,講授《公羊春秋》。漢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武帝下詔征求治國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舉賢良對策》中系統地提出了“天人感應”、“大一統”學說和“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推明孔氏 抑黜百家"的主張為武帝所采納,使儒學成為中國社會... [閱讀全文]
摘要:楊永明,1964年生,是維吉尼亞大學國際關系博士,曾任臺灣"外交部"咨詢委員、"陸委會"咨詢委員,"國安會"咨詢委員以及"行政院新聞局長",中國國民黨文傳委代理主委。簡述2012年7月30日,馬英九辦公室任命"國安會"咨詢委員楊永明為"副秘書長",自8月1日生效。2017年7月12日,國民黨的中常會上將發布一波新人事,由前"國安會副秘書長"楊永明代理文傳會主委。2017年7月底,代理國民黨副秘書長... [閱讀全文]
摘要:王開宇生于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云南江川人,字子華。云南陸軍講武學校第十八期步兵科畢業。人物事跡1932年3月任第10路軍(總指揮龍云)第1旅(旅長劉正富)第2團(團長布秉武)第1營中校營長。1934年2月升任第2團上校團長。1935年6月調任第9旅(旅長張沖)第17團上校團長。1937年2月22日敘任陸軍步兵中校。9月所部改稱第184師(師長張沖)第544旅(旅長王秉璋)第1087團,仍... [閱讀全文]
摘要:許亮,男,政治人物。協助庫車縣縣長負責農業、水利、林業、畜牧業、農機、水土開發、扶貧開發、糧食、防病改水等方面的工作。分管農業局、糧食局、林業局、水利局、畜牧獸醫局、農牧機械管理局、扶貧辦、氣象局、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防洪抗旱指揮部、人工影響天氣指揮部、綠化委員會辦公室、防病改水辦公室、龜茲種業公司、農行庫車支行、農發行庫車支行、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等部門。負責協調處理土地、水資源、草場糾紛。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