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菌土
抑菌土大致可以分為三類:①病原菌不能定殖,植物不發生病害;②病原菌能夠定殖,但不能產生病害;③病原菌定殖初期發病嚴重,但隨著寄生作物的互作病害逐漸減輕。對于抑菌土的選擇與抑菌土的培育是作物病害生物防治的重要組成部分。?
自然形成的抑菌土是多種生防微生物與各種生態因子長期互作的結果,具有偶然性,且形成過程長。關于抑菌土的機制研究一般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以土壤理化特性為對象的研究;另一方面是以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與病原微生物拮抗的土壤生物特性為對象的研究。這樣抑菌土的作用機制包括:①土壤的理化性質不利于某一病原菌的生長和該病原菌所引起的某一病害的發生;②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特別是特定的拮抗微生物對病原微生物有抑制作用。?
土壤是微生物的大本營,其自身的理化性質直接決定了土壤中微生物的種類與數量水平。土壤中有機質含量、pH、礦物質等非生物因子都能影響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長。抑菌土中的有益微生物主要分為真菌和細菌兩大類。其中真菌主要有五種類型,包括專性寄生真菌、捕食性真菌、機會真菌、產毒真菌和菌根真菌。細菌主要包括拮抗作用的根際細菌,主要以假單胞菌屬(Pseudomonasspp.)和芽孢桿菌屬(Bacillusspp.)中的種類最多。 輪作在抑制植物病害和維持土壤健康中起到積極的作用。栽種一些特定的作物,作物自身可以通過根系向土壤中釋放對土壤中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的代謝物質,通過這種方式增加土壤的抑菌能力,降低病原菌在土壤中的數量。常用到的具有增加土壤抑菌活性能力的植物有洋蔥、萬壽菊等。?
深入揭示抑菌土的機制并提出人為調控措施,這方面的研究與應用具有廣闊的前景,也是土壤學科尤其是土壤生物研究方向遇到的機遇和挑戰,必將為土壤可持續利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免責聲明:本站詞條系由網友創建、編輯和維護,內容僅供參考。
以上內容均為商業內容展示,僅供參考,不具備專業問題解決服務,
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
如您發現詞條內容涉嫌侵權,請通過 948026894@qq.com 與我們聯系進行刪除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