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K
7245
尤利安-克勞狄王朝
先后經歷奧古斯都(公元前27~公元14年在位)、提比略(14~37年在位)、卡里古拉(37~41年在位)、克勞狄烏斯(41~54年在位)、尼祿(54~68年在位)5位元首的統治。 尤利安-克勞狄王朝時期的元首繼承,重視同奧古斯都本人的血緣聯系,堅持將羅馬作為帝國的政治中心,維護形式上的傳統共和國體制。專制統治在很多方面呈現出重視與元老院合作的雙頭政治特征。但提比略和尼祿統治時期,也出現了強化元首專制權力及扶植帝國東部希臘文化復興的征兆。在軍事防御方面,奧古斯都統治后期基本確定了以萊茵河—多瑙河一線為界的北部邊疆。之后幾任元首延續了奧古斯都的邊疆防御政策,基本維持著羅馬帝國版圖的穩定性。在經濟方面,帝國諸行省普遍得到恢復與發展;但公元64年羅馬城遭遇的嚴重火災和之后的重建,也在很大程度上消耗了帝國初期積累起來的國力。
在文化藝術方面,該王朝初期成為拉丁詩歌、史學、地理學等方面創作活動的黃金時代。尼祿熱衷希臘文化,為地中海東部希臘古典文化的復興創造了契機與條件。68年6月9日,尼祿在羅馬城政變的動蕩局勢中自殺身亡,尤利安-克勞狄王朝宣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