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埃歷史
1000多年前來自湯加和薩摩亞的波利尼西亞人到此定居。1774年英國探險家J.庫克發現該島。1846年,移居薩摩亞的紐埃人潘尼亞米納·紐卡伊把基督教帶回紐埃,以英國為代表的西方文化及西方意識形態迅速傳入紐埃。1860年,G.拉維斯在該地組建地方警察局,因遭到當地居民反對,而向英國政府尋求幫助,標志著紐埃殖民時代的開始。
為了維持紐埃社會的穩定,紐埃各族于1876年選舉阿洛菲部落首領馬泰歐·圖依托加擔任國王,紐埃首次有了統一的政府。1887年,繼任國王法塔阿依基致信維多利亞女王,尋求英國保護。1895年,英國宣布正式托管紐埃。英國宣布正式托管紐埃之后的幾年間,新西蘭多次請求托管紐埃,1901年,紐埃作為庫克群島的一部分劃歸新西蘭監管,但允許英國教會在紐埃傳教。同年,新西蘭調查員S.P.史密斯建立了代表委員會,代表紐埃人參與新西蘭議會,這是紐埃議會的雛形。1903年,紐埃從庫克群島中脫離出來,成為獨立的國家,接受新西蘭的政治托管。9月,新西蘭政府頒布《庫克及周邊島嶼補充法案》,專門為紐埃設立了管理機構,單獨設立屬地居民代表,紐埃正式進入由新西蘭托管時代。
紐埃在新西蘭殖民統治時代發展迅速,奠定了當今紐埃作為獨立國家的基礎。新西蘭托管之下的紐埃社會、政治、經濟、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等都發生了重大的變化。1915年,新西蘭在紐埃設立島國委員會,協助屬地居民代表處理紐埃事物。兩次世界大戰中,作為新西蘭附屬國,紐埃派人奔赴歐非戰場作戰。1957年,新西蘭議會通過《庫克群島修正法案》,規定增加紐埃島國委員會成員人數,并將該委員會更名為紐埃島議會。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紐埃的政治獨立被提上聯合國議事日程。1960年,新西蘭簽署了聯合國《反殖民主義宣言》,并最終于1962年8月23日同意紐埃建立內部自治政府。1965年,新西蘭政府向議會提交了《紐埃憲法報告》,建議由紐埃議會獨立行使管理紐埃的權力。1966年4月,選舉產生了紐埃第一屆獨立政府,R.萊克斯當選紐埃政府總理,紐埃作為獨立國家誕生。根據1974年通過的《紐埃憲法》,紐埃為獨立政府,享有完全獨立的行政和立法權力,是新西蘭政府的自由聯合體,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是紐埃名義上的國家元首,英國女王派任總督代理行使管理職責,但紐埃享有完全獨立的行政、立法權力。紐埃同新西蘭保持自由聯系。如紐埃要求,新西蘭有義務幫助紐埃處理其外交事務。新西蘭和紐?;ピO高專署并派駐高級專員。新西蘭是紐埃唯一設立駐外代表機構的國家,紐埃在惠靈頓設立高專署、在奧克蘭設立總領事館。
獨立以后,尤其是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紐埃政府積極關注國際事務、參與國際組織、開展國際交流,先后與新西蘭、澳大利亞、中國、日本等11個國家正式建立外交關系。澳大利亞于2020年8月在紐埃設立高專署,也是除新西蘭外唯一在紐埃設立外交機構的國家。紐埃駐澳大利亞高專署由駐新西蘭高專署兼任。
紐埃屬于資本主義國家,沿用英國、新西蘭等英聯邦國家普遍采用的君主立憲政體,采用一院制議會制度及政府內閣制度,政府內閣成員由議會選舉產生。 紐埃自然資源貧乏。主要產業為農業、旅游業和漁業,經濟上嚴重依靠新西蘭援助和僑匯。旅游業是紐埃的經濟支柱產業。景點包括海水清淺、水溫恒定、封閉安全的利牧池;紐埃島西南角作為基督教源起地,有著秀麗海灘的阿瓦特里村;作為國家首都、生活便利的港口村落阿洛菲;紐埃東南部虎瓦魯森林保護區內喀斯特地質的多哥峽谷;還有位于紐埃西部的阿瓦基洞和帕拉哈巖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