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J·萊福特霍維茨(美國杜克大學醫學中心醫學)
Robert J. Lefkowitz,美國公民。1943年出生于美國紐約。1966年從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獲得MD。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研究人員,美國杜克大學醫學中心醫學教授、生物化學教授。2012年, 因“G蛋白偶聯受體研究”同另一位美國科學家Brian K. Kobilka獲的2012年諾貝爾化學獎。
主要成就
2012年10月10日,2012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美國科學家羅伯特·J·萊福特霍維茨?(Robert J. Lefkowitz)與布萊恩·K·卡比爾卡(Brian K. Kobilka)因在G蛋白偶聯受體方面的研究獲得2012年諾貝爾化學獎。
新聞背景
近五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及其主要成就回顧
2011年,以色列科學家達尼埃爾·謝赫特曼因發現準晶體而獲獎。準晶體是一種介于晶體和非晶體之間的固體,準晶體的發現不僅改變了人們對固體物質結構的原有認識,由此帶來的相關研究成果也廣泛應用于材料學、生物學等多種有助于人類生產、生活的領域。
2010年,美國科學家理查德·赫克與日本科學家根岸榮一和鈴木章因在有機合成領域中鈀催化交叉偶聯反應方面的卓越研究成果而獲獎。這一成果廣泛應用于制藥、電子工業和先進材料等領域,可以使人類造出復雜的有機分子。
2009年,英國科學家文卡特拉曼·拉馬克里希南、美國科學家托馬斯·施泰茨和以色列科學家阿達·約納特因對“核糖體的結構和功能”研究的貢獻而獲獎。
2008年,日本科學家下村修、美國科學家馬丁·沙爾菲和美籍華裔科學家錢永健因在發現和研究綠色熒光蛋白方面作出貢獻而獲獎。
2007年,德國科學家格哈德·埃特爾因在表面化學研究領域作出開拓性貢獻而獲獎。
個人資料
羅伯特·J·萊福特霍維茨(Robert J. Lefkowitz),美國公民。1943年出生于美國紐約。1966年從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獲得MD。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研究人員,美國杜克大學醫學中心醫學教授、生物化學教授?。
獲得獎項
羅伯特·J·萊福特霍維茨已經獲得了無數獎項,包括:
2012諾貝爾化學獎?(與布萊恩·K·卡比爾卡分享)
2009 BBVA前沿知識獎,在生物醫學的范疇。
2009 美國心臟協會研究成就獎
2007 美國國家科學獎章
2007 邵逸夫獎生命科學與醫學獎
2007 奧爾巴尼醫學中心獎在醫學和生物醫學研究
2003 Lefoulon基金會 – Delalande Grand Prix for Science – 法國研究所
2001 美國杰西·史蒂文森·科瓦連科勛章 - 美國國家科學院
1992 施貴寶公司心血管研究杰出成就獎
1988 蓋爾德納基金會國際獎
免責聲明:本站詞條系由網友創建、編輯和維護,內容僅供參考。
以上內容均為商業內容展示,僅供參考,不具備專業問題解決服務,
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
如您發現詞條內容涉嫌侵權,請通過 948026894@qq.com 與我們聯系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