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馬斯·謝林(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教授)
托馬斯·謝林(Thomas C. Schelling)在2005年與羅伯特·奧曼(Robert Aumann)分享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他是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的盧修斯·N·李奈特(Lucius N. Littauer)政治經濟學教授。謝林1921年4月14日出生于美國加利福利亞州。2016年12月13日,謝林在他位于馬里蘭州貝塞斯達的家中去世。
人生經歷
1921年出生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奧克蘭市
1944年獲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文學學士學位、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學士學位
1948年獲得哈佛大學文學碩士學位、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1951年在哈佛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
從1948年到1953年,他先后為馬歇爾計劃、白宮和總統行政辦公室工作
1953到1958年任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
1958年被聘為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
1969年到哈佛大學肯尼迪研究生院兼職,是該院知名的政治經濟學教授
1978年,他從哈佛大學輾轉來到馬里蘭學院研究公共事務
1988年美國經濟學聯合會將其評為“杰出資深會員”。他曾為美國軍備控制與裁軍署、國務院、國防部、參謀長聯席會議、耶魯大學和蘭德公司等機構工作或擔任顧問,并作為經濟學家為美國政府工作過。他發表了涉及許多領域的研究成果,包括軍事戰略和軍備控制、能源和環境政策、氣候變化、恐怖主義、團體犯罪、外交援助和國際貿易、沖突和討價還價理論、種族隔離和種族融合、軍事計劃、健康政策、煙草制品和毒品走私政策以及與公共事務和公共政策相關的倫理學問題等。
1992年當選為美國經濟學聯合會會長。他是政治經濟學領域著名的“弗蘭克·賽德曼獎”的獲得者;憑借對預防核戰爭的相關行為的研究,他成為“國家自然科學獎”的獲得者;
2005年,他因為“通過博弈論分析改進了我們對沖突和合作的理解”而被授予諾貝爾經濟學獎。
2016年12月14日,托馬斯·C·謝林在他位于馬里蘭州貝塞斯達的家中去世。
主要貢獻
研究成果
一般認為,博弈論始于1944年。數學家約翰·馮·諾伊曼(John Von Neumann)和經濟學家奧斯卡·摩根斯坦(Oskar Morgenstern)合作出版了《博弈論與經濟行為》一書,概括了經濟主體的典型行為特征,提出了策略型與廣義型(擴展型)等基本的博弈模型、解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奠定了博弈論大廈的基石,也標志著經濟博弈論的創立。199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納什(John Nash)、澤爾騰(Reinhard Selten)、海薩尼(John Harsanyi)在非合作博弈方面的貢獻進一步增加了博弈論的適用范圍和預測能力。
謝林和奧曼這兩位學者的工作又進一步發展了非合作博弈理論,并開始涉及社會學領域中的一些主要問題。他們分別從兩個不同的角度——奧曼從數學的角度、謝林從經濟學的角度,都感到從博弈論入手有可能重新塑造關于人類交互作用的分析范式。最重要的是,謝林指出,許多人們所熟知的社會交互作用可以從非合作博弈的角度來加以理解;奧曼也發現一些長期的社會交互作用可以利用正式的非合作博弈理論來進行深入分析。
謝林的博弈理論建立在對新古典經濟理論分析方法突破的基礎之上,與主流的博弈理論在研究方法和側重點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從而完善、豐富和發展了現代博弈論。
學術貢獻
在其經典著作《沖突的戰略》一書中,謝林首次定義并闡明了威懾、強制性威脅與承諾、戰略移動等概念開始把關于博弈論的洞察力作為一個統一的分析框架來研究社會科學問題,并對討價還價和沖突管理理論作了非常細致的分析。討價還價理論是謝林早期的主要貢獻所在。盡管當時謝林并沒有刻意強調正式建立模型問題,但是他的很多觀點后來隨著博弈論的新發展而定形,而他所定義的概念也成為博弈理論中最基本的概念,比如,完美均衡概念中的不可置信威脅就源自謝林的可行均衡概念。
他卓有成效的工作促進了博弈論的新發展并且加速了這一理論在社會科學領域的運用,特別是他對戰略承諾的研究為許多現象(比如公司的競爭性戰略、政治決策權的授權等)給出了解釋。1988年美國經濟學聯合會將其評為“杰出資深會員”時,其評語為“謝林關于社會關系的理論以及他對該理論多方面的應用源于他富有成效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他有著異于常人的天賦,這使得他能切實涉及到有著相同或不同利益的參與人的社會和經濟狀況的本質,并能具體而生動地把這種本質描述出來。”本屆諾貝爾評獎委員對他的評價是:“謝林,這位自稱‘周游不定的經濟學家’,被證明是一位非常杰出、具有開創性的探險者。”
主要著作
謝林教授的主要著作包括:《沖突的戰略》(1960年出版)、《戰略與軍控》(與摩爾頓·H·哈爾佩林合著,1961年出版)、《武器的影響力》(1966年出版)和《微觀動機與宏觀行為》(1978年出版)。最新著作為2006年出版的《承諾的戰略及其他文論》。1981-1983年,謝林教授擔任美國國家科學院二氧化碳評估委員會委員,并且是“氣候變化:對福利和政策的影響”的作者。
獲得榮譽
1977年他獲得了弗蘭克·E·塞德曼(Frank E. Seidman)政治經濟學杰出貢獻獎。其代表作包括《沖突的戰略》(1960)以及《微觀動機與宏觀行為》(1978)。與傳統上大量運用數學的博弈論不一樣,其主要研究領域被稱為“非數理博弈”。
謝林教授被選入美國國家科學院,醫學研究所和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曾獲政治經濟學弗蘭克·E·塞德曼杰出成就獎,并因其“防止核戰爭行為研究”獲美國國家科學院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2005年10月10日宣布,將200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有以色列和美國雙重國籍的羅伯特·奧曼和美國人托馬斯·謝林,以表彰他們在博弈論領域作出的貢獻。他們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30萬美元)的獎金。
免責聲明:本站詞條系由網友創建、編輯和維護,內容僅供參考。
以上內容均為商業內容展示,僅供參考,不具備專業問題解決服務,
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
如您發現詞條內容涉嫌侵權,請通過 948026894@qq.com 與我們聯系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