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婷婷深情五月亚洲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_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精品图片_久久精品不卡

百科創建
18.2K
5680

宋茶:風雅與腔調

作品簡介

周重林新作《宋茶:風雅與腔調》問世,探尋宋代茶人的生活美學,帶你走近范仲淹、歐陽修、蔡襄、蘇軾、趙佶等人的茶世界。宋人覺得美的好的,我們也會覺得美。也許有時候會覺得不以為然,但過段時間,還是得走回來。

范仲淹發出清白之音,歐陽修拒不雅于門外,蔡襄用茶影響皇帝與士大夫,蘇軾在茶中看到了君子與小人的區別,趙佶唱出了盛世最后的挽歌,沈安老人說,這一切都是空的,他提煉出來的,茶器精神是什么?虛己待物。山川之外,江湖之中,一杯清茶,看深淺浮沉,這太像人生。此番新作《宋茶:風雅與腔調》,前言回顧了點茶在中國的消亡與復興,追憶了昆明在抗日戰爭時期,頭上是轟鳴的戰斗機,屋檐下茶事生活卻徐徐展開。張充和等人,把風雅玩到了最后。天災人禍不斷,講風雅還有意義嗎?有。孔子絕糧于陳,仍弦歌不絕。本書以古琴結尾,強調「風雅」早于所謂的「茶道」。

全書以范仲淹開篇,他為宋茶帶來全新的人格,為人清白,為官清廉,為世清尚,影響了歐陽修蘇軾趙佶沈安老人等人茶學書寫,構成大宋文化精神的基石。蔡襄倡導的「色香味」茶品鑒三要素影響至今,趙佶的「香甘重滑」品茶四要素是今天茶人在茶桌前所演練的日日之功,宋茶之后,大家都成了縫補匠,無太大理論創新。而歐陽修與蘇軾是宋茶美學的集大成者,「三不點」對后世影響深遠,與不遷,以及不污構成中國茶道藝術的主要骨架。三不點指的是:茶不好不點,景不好不點,人不好不點。只有在文明高度發達的時代,才懂得說不,懂得拒絕,是因為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有見識,才能把才華與德道都融進審美之中,最后以一種可見的人格呈現出來。茶文化并不只是以知識的面貌出現,更多時候,茶文化的呈現方式歸于人格,往之即溫,飲之即潤。

周重林,潛心研究茶學近20年,著有多部暢銷茶學著作,代表作有《茶葉戰爭》《茶之基本》,茶文入選全國高考和各地會考、聯考的試卷。擅長把茶文化放入人類思想史中體察,研究具有獨創性的魅力。

作品目錄

  1. 前言 點茶藝術的消亡與復興
  2. 范仲淹《和章岷從事斗茶歌》
  3. 原文譯注
  4. 宋代斗茶的要點
  5. 范仲淹《清白堂記》
  6. 原文譯注
  7. 清白有德義的人生
  8. 歐陽修《嘗新茶呈圣俞》
  9. 原文譯注
  10. 宋茶的三不點美學
  11. 歐陽修《大明水記》
  12. 原文譯注
  13. 歐陽修《浮槎山水記》
  14. 原文譯注
  15. 塵吻生津,飲之忘憂
  16. 蔡襄《茶錄》
  17. 原文譯注
  18. 蔡襄小傳
  19. 說說蔡襄的頭銜
  20. 宋茶為什么貴白?兼說宋茶制作程序
  21. 茶的色香味
  22. 蒻葉包茶
  23. 蟹眼、魚眼與燒水的常識
  24. 蘇軾《葉嘉傳》
  25. 原文譯注
  26. 茶里的身意與心意
  27. 蘇軾茶事小輯
  28. 泡茶三昧手
  29. 蘇軾《和錢安道寄惠建茶》
  30. 原文譯注
  31. 茶里的君子與小人
  32. 趙佶《大觀茶論》
  33. 原文譯注
  34. 宋徽宗對茶道藝術的三大貢獻
  35. 為什么陽崖陰林、高山云霧出好茶?
  36. 審安老人《茶具圖贊》
  37. 原文譯注
  38. 附錄 一千年后再彈琴
5680

免責聲明:本站詞條系由網友創建、編輯和維護,內容僅供參考。

以上內容均為商業內容展示,僅供參考,不具備專業問題解決服務,

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

如您發現詞條內容涉嫌侵權,請通過 948026894@qq.com 與我們聯系進行刪除處理!

參考資料

一秒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游戏| 工布江达县| 利辛县| 大理市| 沛县| 绵阳市| 会东县| 成都市| 大邑县| 莲花县| 武定县| 建水县| 德惠市| 鱼台县| 钟祥市| 浠水县| 陵水| 城步| 保定市| 邻水| 丰顺县| 文水县| 舒兰市| 图们市| 三台县| 武夷山市| 连江县| 青龙| 成武县| 齐齐哈尔市| 桃园县| 马山县| 繁昌县| 吴忠市| 屯留县| 乐陵市| 会同县| 台中市| 咸阳市| 荃湾区| 南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