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K
2583
經典里的中國(全新修訂版)
作品簡介
不讀經典,也能活得好好的,但問題是,“活得好好的”意味著什么?
《詩經》《論語》《莊子》《孟子》《老子》……含藏著中國人最初的政治制度、文學風格、禮儀風俗、生活方式的來源。讀懂它們,會發現我們對生活的想象和認知,可以如此開放、自由。
這本書是“經典擺渡人”楊照的十堂中國文化經典導讀課(《尚書》《詩經》《左傳》《論語》《墨子》《莊子》《孟子》《老子》《荀子》《戰國策》)。楊照以“歷史式讀法”而非強加現代觀念的經典新讀,還原經典文本于原初的歷史語境,聆聽它們對各自時代問題的回答,帶你重新認識中國的“軸心時代”;以“文學式讀法”溝通古今心靈,諦聽千年前的隱秘心事,感受跨越時空的情感共鳴與智慧啟示。
歷史,應該讓我們看到人類經驗的多樣性和生活的全幅可能,進而審視現實。重讀千年經典,重逢諸子百家,重返歷史現場,重識古代中國,一切,從這十部經典開始。
楊照,作家、評論家、人文經典領讀者。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曾為哈佛大學史學博士候選人,研究專長為中國古代思想史、社會人類學。現任臺灣“誠品講堂”“敏隆講堂”經典課程講師,代表作有《〈史記〉的讀法——司馬遷的歷史世界》《〈資本論〉的讀法》《打造新世界——費城會議與〈美國憲法〉》《以平等之名——托克維爾與〈美國的民主〉》《故事照亮未來——通往開放社會的100個觀念》等。
作品目錄
- 今天,我們怎樣讀中國傳統經典
- 《尚書》 追尋永恒的天命
- 第一章 中國古代知識系統的形成
- 第二章 三千年前的政治啟蒙
- 第三章 傳說與神靈的時代
- 《詩經》 唱了三千年的民歌
- 第一章 三千年的民歌
- 第二章 貴族的基本教材
- 《左傳》 封建秩序的黃昏
- 第一章 以傳解經
- 第二章 封建秩序崩壞史
- 第三章 最后的禮教秩序
- 第四章 實力比名分更重要
- 第五章 霸業形成
- 《論語》 所有人的孔老師
- 第一章 《論語》的身世
- 第二章 作為老師的孔子
- 第三章 孔子不是真理發言機
- 第四章 還原真實的孔子
- 第五章 老師沒有標準答案
- 《墨子》 庶民社會的主張
- 第一章 特立獨行的思想家
- 第二章 兼愛真的很簡單
- 第三章 挑戰周文化
- 《莊子》 開闊混同的精神世界
- 第一章 連續的世界觀
- 第二章 從相對開始
- 第三章 以絕對超越相對
- 第四章 觀點就是偏見
- 第五章 消除分別心
- 《孟子》 雄辯時代的斗士
- 第一章 為儒家信念而戰
- 第二章 通向王業的大道
- 第三章 暗夜里的火炬
- 《老子》 亂世里的南方智慧
- 第一章 老子莊子不一樣
- 第二章 南方的隱者智慧
- 第三章 知道與行道
- 第四章 大道無私
- 第五章 苦難亂世里生成的哲學
- 第六章 返璞歸真的理想
- 《荀子》 儒學主流的真正塑造者
- 第一章 還給荀子公正的評價
- 第二章 儒者的變貌
- 第三章 儒家有什么用
- 第四章 不學無以成君子
- 《戰國策》 超越國界與階級的計謀全書
- 第一章 異于道統的奇書
- 第二章 開創與淪喪的時代
- 第三章 怎樣游說才有效
- 第四章 機鋒百變
- 第五章 全新的效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