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林芋
喜林芋(學名:Philodendron imbe?hort. ex Engl. )為天南星科喜林芋屬的蔓生植物。倚樹攀生型植物。草質藤本,莖稀極短縮而近于不存在,具不定氣生根,枝蔓長達3-6米。單葉長橢圓形,葉柄具長鞘,先端漸尖,全緣,亮綠色。佛焰苞厚,肉質,黃色或紅色,肉穗花序直立,與佛焰苞近等長,漿果。原產于美洲熱帶雨林地區。喜高溫,不耐寒,生長適溫25-32℃。喜蔭蔽環境。
喜林芋葉形奇特,姿態婆娑,耐陰性強,適合做成大型盆栽用于各種室內裝飾。
形態特征
草質藤本,節間多少延長。莖稀極短縮而近于不存在,具不定氣生根,枝蔓長達3-6米。小枝多葉,單葉長橢圓形,葉柄具長鞘;老枝具葉和頂生花序并具鱗葉。葉鞘頂部常舌狀;葉柄各式,圓柱形,平坦,具槽或上面深凹,邊緣纖維狀,有時肥大,極稀先端增粗為關節;葉片紙質、亞革質,多少伸長的長橢圓形,先端漸尖,全緣,亮綠色。
花序柄通常短。佛焰苞厚,肉質,黃色或紅色,管部席卷,圓柱形或偏腫,宿存,后期不規則撕裂;檐部舟狀卵形,長圓形或披針形,直立,果期為肉質,宿存,果后卷曲消失。肉穗花序直立,與佛焰苞近等長,具短梗,雌花序圓柱形,多花密集,果序肉質;雄花序下部(很短一部分)不育,上部(大部分)能育,果時平臥?;▎涡?,無花被。雄蕊無柄,倒圓錐狀角棱形,伸至藥隔基部,靠近頂部短裂,花粉粉末狀。子房卵圓形,多室;柱頭無柄,漿果密接,室壁紙質,透明。種子承以直立珠柄,長橢圓形,直立,外種皮肉質,厚,種臍寬,種阜有時不明顯,種皮稍厚,有條紋。胚具軸,幾乎與種子等長,有稍厚的胚乳。?
主要品種
綠寶石喜林芋:多年生攀緣草本。株高可達5米。莖具氣生根。單葉互生,具長柄,長橢圓狀三角形,長達60厘米,全緣,鮮綠色,近革質,具光澤。肉穗花序;佛焰苞長達18厘米。漿果。
生長環境
喜林芋喜蔭蔽環境,對光照要求不高,室內較暗處和春秋季的陽光下都能較好地生長。喜高溫,不耐寒,生長適溫25-32℃。
分布范圍
繁殖方法
喜林芋可進行扦插繁殖,截下苗齡長、失去觀賞價值的頂梢作插穗。隨后加大水肥,當側芽長度達到10厘米左右時,連同莖節剪下插。也可進行分株繁殖,可在苗莖基部萌生的分集發生不定根時,將其切離另行栽植。
栽培技術
基質:可用5份腐葉土、4份園土、1份河沙及少許骨粉的混合基質。
溫度:喜林芋喜高溫,在冬季需入室蒔養,室溫不低于越10℃。?
澆水:生長旺盛期要勤澆水,保持土壤水濕潤,且每天要噴水1-2次。冬季減少澆水,保持盆土稍濕潤。
施肥:生長期內,可根據其長勢或每曬10-15天追施1次餅肥水或復合肥。
修剪:生長衰弱的個體可進行短截,備促進萌芽,以保持良好的觀賞形態。
圖騰柱制作:可先選長1米左右的木棍,在其周圍裹上棕片或水苔,并用鉛絲扎緊,然后栽入適宜的盆中作為立柱。在立柱的周圍栽上3-4株小苗,稍加綁縛,經常向立柱噴水讓其氣生根扎入棕片中,順柱向上生長。苗長出后要及時綁扎,并根據自己的要求和喜好編排、調節高度,使莖蔓分布合理、美觀。
病蟲防治
常見葉斑病和介殼蟲危害。葉斑病用50%多菌靈1000倍液蟲噴灑防治,介殼蟲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
主要價值
觀賞
喜林芋在幼齡時觀賞價值較高,它葉大,株形美,可作為室內的觀賞植物,具有熱帶情趣。?
生態
喜林芋的葉子可以增加空氣濕度,除了吸收二氧化碳以外,還能大量吸收甲酫和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