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公司
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公司于1907年成立。是一家國際能源和化工集團,總部位于荷蘭海牙,瓦埃勒·薩萬 (Wael Sawan)擔任集團首席執行官。
1907年,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公司決定將殼牌運輸貿易公司與荷蘭皇家公司合并,成立荷蘭皇家殼牌集團。1908年到1913年,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公司進入快速擴張時期,業務遍及整個歐洲和亞洲許多地區。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殼牌公司成為英國軍隊的主要燃料供應。1919年,為阿爾科克和布朗首次跨大西洋飛行提供燃料。1929年,成立殼牌化工公司。20世紀60年代,開始加強其在中東的業務。1964年,參與首批液化天然氣?(LNG) 海上運輸。1993年,殼牌在馬來西亞民都魯開設世界上第一家商業化 GTL 工廠。2005年,將公司結構統一到荷蘭皇家殼牌有限公司旗下。 2012年,在卡塔爾建成了 Pearl GTL 項目。2016年2月,收購英國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公司 BG 集團;成立新能源業務。2024年7月,暫停位于荷蘭鹿特丹的年產82萬噸生物燃料設施的現場建設。?
024年8月1日,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公司公布第二季度財務業績,調整后收益為62.93億美元;殼牌宣布一項35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預計將在第三季度業績公布前完成。2024年6月,《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排行榜發布,位列17名。
公司經歷
早期經歷
荷蘭皇家殼牌公司(Royal Dutch /Shell Group of Companies)是世界第一大石油公司,總部位于荷蘭海牙和英國倫敦,由荷蘭皇家石油與英國的殼牌兩家公司合并組成。
1907年,殼牌決定將殼牌運輸貿易公司與荷蘭皇家公司合并,成立荷蘭皇家殼牌集團。
荷蘭皇家殼牌公司實行兩總部控股制,其中荷蘭資本占60%,英國占40%。公司下設14個分部,分別經營石油、天然氣、化工產品、有色金屬、煤炭等,其中石油、石化燃料的生產和銷售能力居世界第二位。?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荷蘭皇家殼牌公司成為英國軍隊的主要燃料供應商,并向英國海軍部提供其所有艦船,包括 Murex號。
1915年殼牌集團在美國的第一座煉廠投產?。1919年,荷蘭皇家殼牌公司進行的首次跨大西洋飛行提供燃料。1925年,在加拿大組建加拿大殼牌公司(SheII Canada)。1928年,Mekog公司在荷蘭建成,采用焦爐氣生產氮肥?。1929年,成立殼牌化工公司,以推動從石油中提煉化學品。
發展經歷
20世紀60年代,荷蘭皇家殼牌公司開始加強在中東的業務。1964年,參與首批液化天然氣?(LNG) 海上運輸,從阿爾及利亞到英國。1969年,殼牌國際天然氣公司成立。
20世紀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荷蘭皇家殼牌公司開始多元化發展,尤其是進軍煤炭、核能和金屬領域?。1974年,殼牌煤炭國際有限公司成立。1975年,殼牌國際貿易公司成立,與殼牌各公司和第三方進行石油貿易。
20世紀80年代,荷蘭皇家殼牌公司開始通過收購實現增長。1986年,荷蘭皇家殼牌公司使用3D地震技術尋找新油源也得到廣泛應用。 1989年,在墨西哥灣1350英尺深海中建成1615英尺高的鉆井平臺。1991年,運用衛星探測在該地區3100英尺的創記錄水深中,發現潛在的大油藏。
1993年,荷蘭皇家殼牌公司在馬來西亞民都魯開設世界上第一家商業化GTL工廠。
2005年,荷蘭皇家殼牌公司進行結構重組,荷蘭皇家石油公司與殼牌運輸和貿易公司結構統一到荷蘭皇家殼牌有限公司旗下。
2012年,荷蘭皇家殼牌公司在卡塔爾建成Pearl GTL項目。?
2014年1月,荷蘭皇家殼牌公司決定退出共同開發烏克蘭黑海Skifska海上氣田的談判。
2015年4月,荷蘭皇家殼牌公司以470億英鎊(約合70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英國天然氣集團。
2016年,殼牌Stones油田開始生產。同年2月,收購英國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公司BG集團公司;同年,成立新能源業務,重點關注太陽能等新能源。
2017年10月,殼牌新能源收購歐洲頭部電動車充電公司NewMotion,成為第一家布局新能源充電領域的石油巨頭。
2021年9月,荷蘭皇家殼牌公司成為第一家宣布低排放航空燃油產出和銷售目標的大型石油公司?;11月15日,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公司計劃把“荷蘭皇家”從公司名稱里去掉,取消當前的英/荷雙重股權結構,并把總部從荷蘭海牙遷往英國倫敦;11月25日,荷蘭皇家殼牌公司與蔚來宣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全球范圍內開展電動汽車能源領域的合作。
2022年5月12日,荷蘭皇家殼牌公司在俄羅斯的子公司(Shell Oil)簽署收購其100%股份的協議;同年7月,荷蘭皇家殼牌公司與卡塔爾能源公司簽署一項協議,獲得卡塔爾北部油田東項目6.25%的股份;同年8月,同意收購德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公司SBRS;同年10月,繼續收購北油田南項目9.4%的股份,南項目為擴建的第二階段。
2023年8月,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公司與寶鋼股份、中石化、巴斯夫在北京中石化大廈隆重簽署關于華東地區四方CCUS合作項目的聯合研究協議;12月28日,與卡塔爾能源達成為期五年的原油供應協議。2024年1月,每年向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公司供應最多1800萬桶原油。?
2024年1月16日,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公司無限期暫停所有通過紅海的航行;同年7月,荷蘭皇家殼牌公司暫停位于荷蘭鹿特丹的年產82萬噸生物燃料設施的現場建設;7月10日,荷蘭皇家殼牌公司等4家公司參投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液化天然氣項目。
在中國發展
19世紀90年代初,殼牌運輸貿易有限公司創始人塞繆爾兄弟便已把煤油輸入中國并在中國香港、上海、廣州和廈門建立油庫,后來與荷蘭皇家石油公司合作經營遠東的業務。
1903年,來自英國的“殼牌運輸”與來自荷蘭的“荷蘭皇家”兩家公司開始正式合作,共同成立亞細亞火油公司。亞細亞火油公司的業務遍布全中國,在華的中國員工總數大約有六、七千人。?
1894年,殼牌運輸貿易有限公司創始人森默兄弟便已用散裝油輪運送煤油到上海,并在中國香港、上海、廣州等地建了油庫;同年,荷蘭皇家石油公司開始將“Crown”(皇家)牌煤油送往中國。
1906年和1908年, 亞細亞火油公司分別在中國香港及上海成立辦事處。1913年,兩個辦事處分別成為亞細亞火油(華南)有限公司和亞細亞火油(華北)有限公司的總辦事處。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荷蘭皇家殼牌公司在中國設立超過50間附屬公司,在約20個省份經營1000個經銷處。大戰期間,一切經營活動停頓。?
1970年和1971年,殼牌中國獲邀參加廣州交易會。1980年,殼牌在北京建立辦事處。
1983年,殼牌中國與埃克森石油公司及菲利普斯石油公司合作,開始在中國南海進行石油勘探工作。
1985年和1987年,殼牌中國在深圳經濟特區設立兩個合資油庫。
2014年5月,殼牌中國正式成為2014中超聯賽能源石油化工行業獨家供應贊助商。
2017年2月27日,殼牌中國旗下的潤滑油事業部和零售事業部與中超全新簽約,宣布未來三年,將以官方合作伙伴的身份亮相中超聯賽。
2022年6月20日,殼牌中國與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能源轉型和低碳技術領域深入合作,助力中國加速實現“減碳”與增長雙贏;同年11月,殼牌中國與上海車享科技產業有限公司在外灘“不止空間”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2023年4月13日,殼牌中國與比亞迪與簽署合作協議;6月5日,殼牌中國與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8月12日,殼牌中國與起亞正式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充電基礎建設開展合作。
經營范圍
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公司的產品有以自有資金從事投資活動;銷售代理;采購代理服務;技術服務、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交流、技術轉讓、技術推廣;信息咨詢服務;信息技術咨詢服務;新材料技術推廣服務;新材料技術研發;技術進出口;貨物進出口;潤滑油銷售;石油制品銷售;化工產品銷售;機械電氣設備銷售;電工器材銷售;計算機軟硬件及輔助設備零售;機械設備銷售;通訊設備銷售;包裝材料及制品銷售;機械設備租賃;計算機及通訊設備租賃;節能管理服務;普通貨物倉儲服務;汽車零配件批發;汽車零配件零售;電氣設備銷售;儀器儀表銷售;電子元器件與機電組件設備銷售;物聯網設備銷售;物聯網應用服務;物聯網技術服務;物聯網技術研發;數據處理和存儲支持服務;生產線管理服務;電池銷售;汽車裝飾用品銷售;洗車設備銷售;橡膠制品銷售;電子產品銷售;智能車載設備銷售;輪胎銷售;塑料制品銷售;電力電子元器件銷售;五金產品批發;互聯網銷售;化工產品生產;企業管理咨詢;圖文設計制作;平面設計;廣告設計、代理;廣告制作;廣告發布;市場營銷策劃;企業形象策劃;品牌管理;攝像及視頻制作服務;數字內容制作服務;網絡技術服務;軟件開發;軟件銷售;計算機軟硬件及輔助設備批發;社會經濟咨詢服務;安全咨詢服務;版權代理;知識產權服務;新能源汽車電附件銷售;充電樁銷售;電池零配件銷售;日用品批發;日用百貨銷售;辦公用品銷售;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項目)。
公司文化
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公司企業文化是“以人為本”。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公司核心價值觀是“誠實、正直和尊重他人”。
公司業績
2020年4月,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公司發布一季度財報,殼牌第一季度調整后利潤28.6億美元,第一季度負債率28.9%,前季29.3%。第一季度營業現金流148.5億美元,同比+72%。第一季度調整后上游利潤2.91億美元。第一季度派發股息總共35億美元。?
2022年2月,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公司公布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計業績。數據顯示,該公司Q4營收852.80億美元,2020年同期為439.89億美元。歸屬于公司股東凈利潤114.61億美元,2020年同期凈虧損40.14億美元。
2022年10月28日,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公司公布截至9月30日的第三季度財務業績,凈利潤達67.43億美元,2021年同期凈虧損4.47億美元;調整后每股收益1.3美元。
2023年7月27日,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公司公布2023年第二季度業績,二季度調整后利潤為50.73億美元,調整后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為144.35億美元。
2024年8月1日,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公司公布第二季度財務業績,調整后收益為62.93億美元,上年同期為50.73億美元。調整后每股收益0.99美元,預估0.93美元;第二季度股息0.344美元,預估0.35美元。
組織管理人員
名字 | 職務 |
---|---|
Sir Andrew Mackenzie | 主席 |
Dick Boer | 副主席兼高級獨立董事 |
Wael Sawan | 首席執行官 |
Sinead Gorman | 首席財務官 |
Neil Carson OBE | 獨立非執行董事 |
Ann Godbehere | 獨立非執行董事 |
Jane Holl Lute | 獨立非執行董事 |
Catherine J. Hughes | 獨立非執行董事 |
Sir Charles Roxburgh | 獨立非執行董事 |
Abraham (Bram) Schot | 獨立非執行董事 |
Leena Srivastava | 獨立非執行董事 |
Cyrus Taraporevala | 獨立非執行董事 |
Sean Ashley | 公司秘書 |
名字 | 職務 |
---|---|
Wael Sawan | 首席執行官 |
Sinead Gorman | 首席財務官 |
Philippa Bounds | 法律總監 |
Robin Mooldijk | 項目技術總監 |
Rachel Solway | 首席人力資源和公司官 |
Huibert Vigeveno | 下游、可再生能源和能源解決方案總監 |
Zo? Yujnovich | 天然氣及上游綜合業務總監 |
經營戰略
加強集團管理,建立業務組織
為保證同一地區內各種業務間的協調,發揮備經營公司的主動性,1959年殼牌集團公司通過在海牙和倫敦開設服務公司,最高層成立“常務董事會”及通過地區監督在區域基礎上協調各項業務等措施邁向了真正的集團管理,而不是將集團視為一家擁有很多分公司的機構。常務董事會的六位董事處于公司管理的最高階層,管理著公司總體業務的拓展。他們每隔一周往返于倫敦和海牙之間,在絕對一致的基礎上作出所有重大構想,重要計劃與人事決定必須一致通過。這種體制為更好地進行集團管理起了很好的作用。如80年代使殼牌集團避免了像競爭對手那樣盲目收購其它公司,經營耗資巨大而又不很熟悉的行業。
70年代中期集團決定發展業務組織概念,以保證同一地區內各種業務間的協調,以一致的態度處理同政府及其它團體的往來。同時將集團的主要活動發展成獨立的業務,要求各營業公司就各項業務為金融機構提供業績報告。集團公司為每項業務制定發展策略,但允許營業公司保留日常決策權。1978年集團公司將地區組織職責進一步擴展至包括區內所有集團的業務,并提出了在個別國家設立殼牌專員的概念,殼牌專員協調并統籌該國的各項業務,直接向地區監督負責。同時,集團鼓勵個人的主動性,在集團內部大約有260個重要經營公司被授予幾乎完全的自主權,它們能對經營作出自己的決定,并有一系列服務公司通過科技服務作其后盾。這種分散化及自主權使經理們能更好地融入社會,并能對新規定、用戶不斷變化的需求及任何危機迅速作出反應。
1996年初,殼牌公司集團對其運營結構進行了重組,以便更好地滿足客戶的需要以及商業挑戰。各業務公司以當地客戶為重,每家公司的管理層都對該公司的業績及長期發展負貢。集團設立12個研究開發中心和11個服務公司,以支持業務公司的發展。
全球性開發和優化配置資源及市場
兩次石油危機曾經給殼牌集團帶來很大損失,針對全球石油供求關系不太穩定的情況,集團采取了把其業務進一步向世界各地擴展、實現資源和市場的全球化開發和優化配置的策略。殼牌集團在全球45個國家有勘探活動,在28個國家有石油生產,是全球上游活動最廣泛的石油跨國公司。地理上的分散化使得某一地區的政治經濟風波不會對集團的其它部分造成重大影響。一方面殼牌集團在全球各地大力勘探開發油氣資源,增加投資,以保持并進一步提高其油氣探明儲量和產量及其分布地區的廣泛性。1997年公司集團的勘探費用計劃繼續增加。另一方面,殼牌集團也把大力開發全球市場作為自己經營戰略的又一重點。它通過建立和擁有龐大的油氣運輸船隊及數以萬計的加油站和零售點,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建立了巨大的銷售網絡:在全球33個國家建有54座煉廠和一批石化生產基地及相關經營公司,建立了規模很大的全球生產、銷售市場體系。在把握現有市場的同時,積極占領新的市場,打入東歐、拉美和亞太等地區,不斷改善其在全球范圍內的產銷銜接和市場體系。
保持對市場的高度反應能力,把握時機
保持穩定發展殼牌集團十分注意提高其對國際市場的反應速度。對看準了的市場,不借投入巨資,以把握時機,獲得最大利益。如1989年西班牙政府剛剛取消國家石油公司對國內加油站的壟斷經營后,殼牌集團立即打入這一市場,在短短的2年內就在西班牙建立起了殼牌的加油站網。再比如針對歐洲煉油業的過度飽和,集團及時采取相應措施,一方面壓縮其在該地區的煉油能力,另一方面在亞非拉地區新建和擴建了一批煉油裝置和石化裝置。針對近年來化工業獲利能力持續下降的情況,集團在近年陸續出售了一些精細化工部門。為了應付突然發生的情況,殼牌集團在各地的經營公司還通過場景式預測定期進行"石油中斷"或"有變故"的演習。由于這樣的努力,使得該集團能夠保持穩定發展,即使是海灣戰爭爆發時也做到了及時應變,沒有遭受大的損失。
以核心事業為主,進行多元化管理
公司在美國的業務分布
殼牌集團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經營風險,注意將自己的多元化經營范圍集中在與石油勘探開發、石油煉制、化工緊密相關或協同的煤炭、有色金屬等行業,很少跨范圍去經營自己不熟悉的行業。這種組合有助于避免季節間的波動,同時上游(石油勘探和開發)與下游(煉油與銷售及相關化工產品)和相關的海運、煤炭等行業間取得了良好的平衡。在1992~1996年間,集團總資本支出中油氣(石油勘探開發和煉油與銷售)所占比例一直保持在75%~90%,保證了核心事業的發展;集團總銷售收入中油氣收入所占比例也一直保持在85%~90%的水平。同時集團十分注意加強石油煉制和化工的銜接和結合,在今后幾年將對下游業務加大投資力度(計劃今后5年投資47億英鎊)。該集團的煤炭、有色金屬業也保持了穩定的發展,1996年煤炭銷售量達到1850萬噸,比上一年增加5%。
加大科技投入,不斷發展新技術
不斷開發新技術和新產品是殼牌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為此殼牌集團在通過有關服務公司加強對全集團科技的集中統一管理和搞好對經營公司的科技咨詢服務的同時,保證公司對科技的投入,1992~1996年間,公司集團用于科研和技術開發的投資始終保持在7億美元以上。集團的油氣勘探越來越多在深海和極地等水深、高寒條件下進行,投資和環境風險大大升級,殼牌集團依靠自己開發的新技術減少了這方面的風險。同時,集團依靠開發新工藝、新技術、新產品,促進了配套石化、化工事業的迅速發展。此外集團還注意利用其資本,通過與其它公司的合資經營,分享合資對方的技術和生產經驗。該企業品牌在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編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中名列第七十四,在《巴倫周刊》公布的2006年度全球100家大公司受尊重度排行榜中名列第八十。
社會活動
1996年,“美境行動”首先在廣州啟動。 2010年3月2日,殼牌中國與各地的教委、環保局、青科協和民間環保組織合作,推動“美境行動”在18個城市開展,其中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惠州,以及江蘇等13個城市。
2021年,荷蘭皇家殼牌公司公布新的“賦能進步”全球戰略:為股東創造價值、實現凈零排放、賦能生活和尊重自然。?
2021年6月1日,殼牌中國攜手北京市西部陽光農村發展基金會打造的第三座殼牌“陽光童趣園”項目落地陜西省安康市鎮坪縣牛頭店鎮中心幼兒園,將惠及3個班、14名教師、100余名小朋友。
2022年,殼牌中國與國家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合作開展的“美境行動”,是面向全國大、中、小學生征集環保方案。
2023年3月11日,第45個全民義務植樹節,延長殼牌聯合二三里資訊在秦嶺國家植物園舉辦“澎湃春光殼動萌心”公益植樹親子活動,受邀參與活動的殼牌智享匯會員家庭共同植樹護綠,守護秦嶺生態。
2024年4月12日,由陜西省商務廳指導,嵐皋縣人民政府支持,延長殼牌、當代公益、北京姚基金公益基金會三方合作的“2024年延長殼牌·極速操場公益項目”在安康市嵐皋縣上溢小學成功落地,三方共建的極速操場在該校正式交付,并匹配充足的運動裝備器材。
企業事件
2021年8月12日消息,石油巨頭荷蘭皇家殼牌公司公司同意就1970年原油泄漏事件向尼日利亞南部社區賠償1.11億美元,當地社區長期以來一直在就石油泄漏和環境破壞展開法律斗爭。
2022年7月,荷蘭皇家殼牌公司告知客戶,由于勞資糾紛引發的勞工罷工行動持續進行,公司將無法從位于澳大利亞西北部的Prelude基礎設施供應液化天然氣(LNG),公司表示罷工行動已延長至7月21日。
2022年10月11日,荷蘭皇家殼牌公司尼日利亞子公司發言人在電子郵件中表示,該公司正在調查一條非法管道是否如尼日利亞當局的指控一樣將盜竊的原油運往該公司的一個海上平臺。一項協同安全行動發現一條非法管道,將荷蘭皇家殼牌公司的Trans-Escravos管道連接到該公司運營的一條4公里多長的海上測試線上。
當地時間2023年3月3日,荷蘭皇家殼牌公司在尼日利亞南部河流州的一條輸油管道發生爆炸,造成至少12人死亡。
當地時間2023年9月15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政府起訴殼牌公司等五家石油巨頭公司,指控這些公司淡化了化石燃料帶來的氣候變化風險,欺騙公眾,并造成了數百億美元的損失。
2024年1月16日消息,2023年12月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公司租用的一艘運輸印度飛機燃料的油輪在紅海遭到無人機襲擊,并受到胡塞武裝船只的騷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