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K
7697
哈馬丹風
目錄
介紹
由撒哈拉沙漠吹向幾內亞灣沿岸的干燥大陸信風。
“哈馬丹”一詞來自契維語haramata(炎熱)。哈馬丹風攜帶大量粉塵,季節性地出現在西非幾內亞灣沿岸。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哈馬丹風吹向西非幾內亞灣沿岸,乍得盆地博德萊凹陷則是提供沙塵的主要源區。?
?哈馬丹風的源地是炎熱干燥的撒哈拉沙漠中心。撒哈拉沙漠終年受副熱帶高壓控制而成為世界上最干燥地區之一,形成了性質干熱的熱帶大陸氣團。每年北半球冬季,赤道輻合帶位置偏南,北非撒哈拉沙漠為高壓區,而低壓區則位于幾內亞灣北岸中部及以南地區,在水平氣壓梯度力的作用下含沙的干熱氣流由高壓區流向低壓區,盛行東北風,即哈馬丹風。哈馬丹風常伴有沙暴天氣,每次大約持續4~5天。
?博德萊凹陷以北東北風強勁,致使博德萊凹陷地區粉塵增加,哈馬丹風大量吸納沙塵,從而對西非產生重要影響。大風經常達5~6級以上,致使西非各地沙塵暴天數較多,地面能見度較低,通常不超過200~300米,相當于“大霧”,這種效應被稱為哈馬丹陰霾。在農作物生產方面,雨季初期持續的干熱風天氣常常給當地農業生產造成嚴重的自然災害,使莊稼幼苗大批枯死,農民不得不重播或改種其他作物;在人體健康方面,當空氣濕度低至15%時,可能導致流鼻血等癥狀,也可能導致包括嘴唇干燥或干裂在內的各種皮膚干燥癥、眼疾和呼吸系統疾病,如哮喘加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