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K
5901
人造石油
用油頁巖、煤等固體可燃礦物經過加工得到的類似于天然石油的液體燃料。
人造石油主要成分為各種烴類,并含有氧、氮、硫等非烴化合物。主要加工方法有:①煤、油頁巖的低溫干餾法。把這些可燃礦物進行干餾,使其中的有機質熱裂解生成輕質的燃料油。②煤間接液化法。先使煤與水蒸氣在高溫下反應生成含氫氣、一氧化碳的合成氣,再通過催化反應生成汽油、煤油、柴油等。如費托合成工藝。③煤直接液化法。在高的氫氣壓力下把煤進行直接的加氫反應,以取得“氫碳比”較高的液體燃料。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德國曾經建立很多此類的煤制油工廠。現最大的煤直接液化裝置在中國。人造石油的性質與天然石油相近,故其進一步加工及利用與天然石油相似。 由于天然石油大量開采且價格低廉,人造石油工業難與天然石油的煉制工業競爭。但在某些地區,受資源稟賦、政治因素制約等影響,人造石油又成為重點研究和發展的問題。中國人造石油工業在20世紀50年代發展較快,主要是以油頁巖為原料經低溫干餾得到頁巖油,再經加工得到各種輕質燃料油。遼寧撫順及廣東茂名曾是中國重要的人造石油生產基地。煤間接液化、煤直接液化等煤制油技術作為國家戰略儲備技術在中國建立了工業示范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