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K
1611
馬里亞納群島
位于北緯12°~21°,東經144°~146°。由北太平洋上南北縱列的15座火山島和一些珊瑚島組成。源自日本附近延伸的海底山脈,馬里亞納群島位于海底山脈南端;馬里亞納群島最南至關島,陸地總面積478平方千米。馬里亞納群島旁邊著名的馬里亞納海溝,是世界上已知的海洋最深處,深度為10914.8米。群島由火山噴發所形成,土地肥沃,島中部為山地,最高點塔波喬山峰海拔474米。另有帕甘、亞松森和帕哈羅斯巖3個活火山。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26℃,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每年8~9月多颶風。
北馬里亞納群島聯邦人口約5.9萬人(2015)。關島約17.6萬人(1990)。主要為密克羅尼西亞人。方言較多,屬密克羅尼西亞語族。官方通用語言為英語。居民信奉基督教。
馬里亞納群島在行政上分為關島和北馬里亞納群島聯邦兩大政治實體。從戰略地位來說,群島扼住太平洋航道的咽喉,是亞洲與美洲的海上交通要沖,也是美軍進攻日本本土和遠東的必經之路。1898年美西戰爭后,關島割讓給美國,1899年北馬里亞納群島則賣給德國。1914年北馬里亞納群島遭日本占領,1919年由國際聯盟托交日本管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北馬里亞納群島被美國奪取,準備用作進攻日本的基地,但未曾使用,“二戰”期間在此爆發歷史上最大的航空母艦決戰——馬里亞納海戰。1947年該群島為聯合國授予美國托管地的一部分,1978年經島民選擇成為自治共和政體,1986年解除托管地身份而獲正式獨立地位。美國承認北馬里亞納獲得美國聯邦地位,居民獲得美國公民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