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婷婷深情五月亚洲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_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精品图片_久久精品不卡

百科創建
17.2K
4161

科恩,I.B.

生于美國紐約,卒于馬薩諸塞州沃爾瑟姆。哈佛大學科學史系維克多?托馬斯(Victor Thomas)冠名的教席教授。

1947年科恩跟隨G.A.L.薩頓(George Alfred Leon Sarton,1884~1956)學習哲學并獲得博士學位,畢業后在哈佛大學從事科學史教學與研究工作。同年進入《愛西斯》(ISIS)雜志擔任常務編輯,協助薩頓工作。在薩頓之后擔任ISIS主編。1961年至1962年,擔任美國科學史和科學哲學協會主席;1961年至1968年,任國際科學史和科學哲學聯合會第一屆副會長,1968年至1971年升為會長。科恩的研究主要是在科學思想史、經典科學原著研究、科學史教育等方面,并于1974年獲得科學史最高獎——“薩頓獎”。

科恩對科學史的研究是自20世紀40年代對科學家B.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開始的,其博士論文就是對富蘭克林科學的研究,并出版《本杰明·富蘭克林的科學》一書。之后相繼出版了大量的科學史、科學思想史的著作,如《新物理學的誕生》(1960)、《牛頓“原理”引論》(1971)、《科學著作選:從達文西到拉瓦錫》《牛頓革命:科學觀念的變革》(1980)、《科學革命史》(1985)等。其中《科學革命史》的影響力不亞于托馬斯?庫恩的《科學革命的結構》。庫恩從社會學的角度提出新的科學革命結構,并提出范式、反常、危機、科學共同體與科學革命等概念,而科恩的《科學革命史》則集中探討了科學中發生革命的邏輯標準和歷史標準;科學革命經歷了智力革命、書面上許諾的革命、紙面上的革命和科學革命以及發生科學革命的證據。從理論框架上來看,科恩《科學革命史》是庫恩《科學革命的結構》的一個延續,重新梳理了17~20世紀的重大科學革命,尤其是對康德、圣西門、孔德以及馬克思、恩格斯關于科學革命觀點的歷史分析。

4161

免責聲明:本站詞條系由網友創建、編輯和維護,內容僅供參考。

以上內容均為商業內容展示,僅供參考,不具備專業問題解決服務,

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

如您發現詞條內容涉嫌侵權,請通過 948026894@qq.com 與我們聯系進行刪除處理!

上一篇:李約瑟
下一篇:桑代克,L.
一秒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江| 正定县| 纳雍县| 汶川县| 米林县| 雷州市| 靖边县| 凉山| 九寨沟县| 克什克腾旗| 禹州市| 专栏| 府谷县| 洞口县| 亳州市| 大庆市| 卢湾区| 凌云县| 东海县| 霍城县| 土默特左旗| 安阳市| 岳普湖县| 康乐县| 宝兴县| 甘谷县| 和林格尔县| 丰城市| 景东| 乌鲁木齐县| 阳泉市| 桐庐县| 十堰市| 汉寿县| 镇赉县| 霞浦县| 奇台县| 元氏县| 泗洪县| 南汇区| 天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