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K
5324
莫哈奇的冬末面具狂歡節
匈牙利南部的莫哈奇面具狂歡節是2月末的節日,區別于其他狂歡節,該節慶以“嚇人”為主要特色。狂歡節以令人恐懼的裝扮形象“busós”命名,人們(按照傳統習慣,通常是男性)頭戴木質面具,身披羊毛大斗篷,腰系鈴鐺,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嚇唬當地居民和游客,以告別冬日,迎接春天。?
該節慶包含各種類型的活動,內容豐富多彩,通常會持續6天時間。在這期間,游行的隊伍除了“嚇人”,還會去敬老院看望老年人,去學校給孩童分發禮物,還會舉辦兒童服裝競賽、面具雕刻和其他工藝的展覽等。500多個“busós”乘劃艇沿多瑙河而來,與馬車或機動車一起行進穿過城市,在中心廣場的大篝火上燃燒棺木象征著送走冬天,整個城市沉浸在歡樂的節日氛圍之中。?
該傳統源于莫哈奇的克羅地亞少數民族,其歷史可追溯至16世紀。傳說當時逃到莫哈奇的索卡茨人穿戴上猙獰的面具服飾,以嚇走入侵者,這一習俗延續至今,演變成如今的狂歡節,成為莫哈奇市的象征,也用來紀念城市的重大歷史事件。 狂歡節不僅僅是一項社會團體活動,它同時也代表著城市歸屬感,以及社會群體和民族的認同感。
此外,為人們提供了在社團范圍內展現自我的機會,也是其重要的社會作用之一??駳g節的藝術內涵得到了各種文化背景的自發組織的保護,他們當中的很多人將面具雕刻的技巧方法和慶典儀式傳給了年輕一代。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莫哈奇的冬末面具狂歡節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