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K
4899
卡魯斯儀式舞蹈
卡魯斯儀式舞蹈流傳于南羅馬尼亞奧爾特(Olt)地區,也是居住于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的瓦拉幾亞人(也稱弗拉赫人)的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卡魯斯儀式舞蹈的名稱來源于木質馬籠頭的嚼子部分,舞蹈音樂最早在17世紀的文獻中有所記載。儀式舞蹈起源約能追溯到公元前,用馬的符號作為太陽的化身,來舉行滌罪和祝禱生產的儀式。
卡魯斯儀式舞蹈以系列游戲、諷刺故事、歌謠和舞蹈為特色,主要在復活節后50天的圣靈降臨節(通常為五月下旬)舉行。用兩把小提琴和一架手風琴為舞蹈伴奏,演奏者通常是羅姆(Rom)音樂家。所有卡魯斯舞蹈演員都是男性,他們從小跟隨“法塔夫”(師傅)學習儀式舞蹈,表演時頭戴五彩帽,身穿裝飾著串鈴的鑲邊襯衣,踢踏著腳后跟、抬腿跳躍、翩翩起舞。法塔夫是從前輩師傅處繼承巫術符咒和舞蹈步伐的人。
依據習俗,卡魯斯群舞和圣歌被視為具有保佑人健康的魔力,挨家挨戶的演出能給村民帶來健康富裕。如今,卡魯斯表演者依然為慶祝圣靈降臨節表演舞蹈和音樂,以斯拉迪納市的游行拉開序幕,接下來的兩天在卡拉卡爾市進行表演,展現著羅馬尼亞豐富的文化多樣性,成為名副其實的民族象征。200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卡魯斯儀式舞蹈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4899
免責聲明:本站詞條系由網友創建、編輯和維護,內容僅供參考。
以上內容均為商業內容展示,僅供參考,不具備專業問題解決服務,
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
如您發現詞條內容涉嫌侵權,請通過 948026894@qq.com 與我們聯系進行刪除處理!
上一篇:西安鼓樂
下一篇:海外媒體宣傳推薦一秒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