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學
財經類知名省屬高等院校,始建于1911年,主推經濟學、管理學學科,兼法學、工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其統計學、工商管理學科入選省優勢特色學科名單
浙江工商大學,坐落于風景秀麗的浙江省會城市杭州,前身是創建于1911年的杭州中等商業學堂,也是我國較早創辦的商業專門學校之一。1980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立杭州商學院,2004年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浙江工商大學。百余年來學校一直秉承商科辦學傳統,尤其是1998年從原商業部直屬院校改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以來,學校堅持走特色辦學之路,以經濟學、管理學學科為主,法學、工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辦學水平不斷提高。
學校擁有管理學、經濟學、工學、文學、法學、理學、歷史學、哲學、藝術學等9個學科,擁有博士學位、碩士學位、學士學位授予權,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外國留學生、港澳臺學生招生權。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7900余人,含本科生22800余人、研究生3500余人、留學生近1600人。
學校下設工商管理學院(含浙商研究院)、旅游與城鄉規劃學院、財務與會計學院、統計與數學學院、經濟學院、金融學院、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管理工程與電子商務學院(含現代商貿研究中心)、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人文與傳播學院、公共管理學院、外國語學院、東方語言文化學院、藝術設計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國際商學院、杭州商學院(獨立學院)、章乃器學院(創業學院)、MBA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含法語聯盟)、繼續教育學院、人民武裝學院等25個學院和現代商貿研究中心、浙商研究院、東亞研究院、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建設協同創新中心、現代食品安全與營養協同創新中心、電子商務與商務大數據技術工程實驗室、浙江省工業環保設計研究院、中國商務研究院、中阿一帶一路研究中心、中國互聯網文化產業研究院、大數據與統計指數研究院等近百個研究機構。
學校確立了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培養目標及“專業成才、精神成人”的人才培養理念,并著力體現“大商科”人才培養特點。
學校面向全國28個省(市、區)實施“大類招生”,2017年“新高考”大類招生計劃全部一段線上完成。
學校擁有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3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5個一級學科碩士點、92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3個碩士專業學位門類(覆蓋21個招生領域),設有3個博士后流動站。
與國家有關部門合作成立了中阿一帶一路研究中心、中國互聯網文化產業研究院等,有關政策建議獲國務院、商務部、外交部和省委省政府等領導的批示或采納。學校統計學科團隊研發的義烏小商品指數、中關村電子產品指數等10多個指數具有市場風向標地位。學校主辦的浙商博物館,成為展示浙商成就、傳播浙商文化、弘揚浙商精神的重要窗口。
學校出版的《商業經濟與管理》和《浙江工商大學學報》在國內外公開發行。《商業經濟與管理》雜志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和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
學校現有教職工228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1790余人,博士生導師57人,正高職稱300余人,副高職稱710余人,博士790余人。
學校國際學生近1600人,分別來自全球100個國家地區,分布在全校11個學院,已有13個本科、15個碩士和4個博士專業實行全外語教學。與美、英、德、法、加、澳、新、日、韓等20多個國家的100余所院校和科研機構簽署了校際合作協議。在東亞研究、食品安全、經濟管理、信息技術等領域廣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現有中國語言與文化、中國與中國商務、商務漢語等多個培訓、合作項目。2004年起,學校與加拿大魁北克大學合作培養項目管理碩士(MPM)。浙江工商大學法語聯盟是法國法語聯盟在浙江省的合作伙伴。學校與比利時西弗蘭德大學合作共建孔子學院。
學校占地面積165.78萬平方米,分為下沙校區、教工路校區和杭州商學院桐廬校區。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86億元,教學用計算機8380余臺。圖書館紙質圖書328余萬冊,數字資源90000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