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婷婷深情五月亚洲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_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精品图片_久久精品不卡

百科創建
20.6K
8559

河源市第三小學

廣東河源市第三小學創建于1998年秋,位于新市區的新風中路,校園占地面積1.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現有教學班54個,學生近3700人,教職工近170人,是一所規模較大的河源市教育局直屬公辦小學。

2017年11月,榮獲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稱號。

學校榮譽

十多年來,學校的辦學成果得到了廣泛關注,贏得了高度贊譽。先后被各級黨、政部門授予“廣東省美麗校園”、“廣東省一級學校”、“廣東省環境保護先進單位”、“廣東省安全文明校園”、“廣東省小公民道德建設實踐基地”、“國家級綠色學校”、“全國‘雙合格’優秀(示范)家長學校”、“全國紅旗大隊”等榮譽稱號。

前任校長葉鳳良,是廣東省首批基礎教育名校長,先后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家庭教育工作先進個人”、“廣東省師德十大標兵”,“廣東省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

2017年11月,榮獲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稱號。

學校設施

學校育人環境優美,教學設備設施完善。52個教學班都安裝了多媒體教學平臺,有先進的網絡設施;有專用的各種功能室29個,有標準的足球場和200米環形塑膠跑道及快樂體育場,體育設備齊全:有藏書室、閱覽室共2個,共藏書6萬余冊;有百米綠色長廊和內容豐富多彩的環保長廊;有一千多平方米的“知識園”,園里一年四季都鳥語花香。

學校特色

學校十分注重教育科研,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2002年3月承擔了中國教育學會“十五”科研規劃課題:“中小學素質教育操作性策略研究”的子課題——“自主參與型的班級管理研究”教育科研項目,通過“創建班級文化,改革班干制度,設置班級服務崗位”等方面的實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結題時,榮獲科研成果“一等獎”,2008年4月榮獲“首屆廣東省中小學德育創新成果三等獎”。2005年6月學校又被省教育廳確定為“廣東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實驗研究實驗學校”,承擔了子課題“小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培養實效性研究”,正在實踐中。教育科研發展了學校,成就了老師,培養了學生。

學校將始終堅持“以德立校,以法治教,科研興校,環境育人”的辦學理念,以飽滿的熱情,為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而攜手共進。

學校成就

學校2005年4月承擔了廣東省教育廳批準立項的《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培養實效性研究》的課題實驗。在專家教授的指導下,學校課題組經過三年的實踐與探索, 2008年6月順利結題。在此基礎上,結合學校已有經驗和學校的“自主參與型班級管理模式”,大膽創新實踐,積極探索具有學校特色的行為習慣教育自主養成的途徑與模式:一是 “自主、合作、探究”學科教學養成教育模式;二是“自主、創造、體驗”型德智活動模式;三是“自主參與型”班級管理模式;四是學校、家庭、社會合作型養成教育模式。

小學生的行為養成是一個永恒的教育主題,需要學校教育工作者不斷研究,不斷探索,不斷創新,不斷實踐。學校致力于讓學生自覺、自主規范自己各方面的行為,有效地促進了學校素質教育的全面落實。

學校領導

葉鳳良?女 前任黨支部書記、前任校長?1958年生,1975年參加工作。大專學歷,小學語文高級教師。有二十多篇教育教學論文在省、市、國家級正式刊物發表并獲獎。1996年任河源市第一小學教務處副主任,1998年被評為“河源市優秀教師”,同年任河源市第三小學副校長,2001年任校長。2002年被評為河源市直“優秀共產黨員”; 2004年被評為“河源市優秀校長”;2005年榮獲“河源市優秀共產黨員”、“廣東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并被授予“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2006年被評為“廣東省首批基礎教育名校長”; 2007年榮獲“廣東省師德十大標兵”稱號和“全國家庭教育工作先進個人”;2008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現已退休)

賴國勇 男 黨支部副書記、前任副校長?1968年10月生,1988年參加工作,大專學歷,小學高級教師。1998年在河源市第二小學任校長助理,2001年通過競爭上崗調入河源市第三小學擔任副校長,主管學校教學工作。是中國教育學會“嘗試教學理論研究會”會員;河源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理事。有十余篇教育教學論文在市、省、國家級刊物中發表,并有多篇獲國家、省、市級獎勵;曾負責主持中國教育學會“十五”、“十一五”多項科研子課題的實驗研究,其中《自主參與型班級管理研究》獲“科研一等獎”,并編輯了多本成果論文集,共達60多萬字, 2005年被省教育學會評為“優秀科研工作者”;2006年獲廣東省教育管理科學吳漢良獎三等獎。(已調離至河源市第一小學)

葉興增 男 黨總支書記、現任校長?1979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專學歷,小學高級教師;1999年9月參加工作,2002年參加中層干部競爭上崗任總務處副主任,2004年任副校長,主管學校德育、后勤、工會工作;是河源市首批百名青年骨干教師培養對象,河職院體育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河源市教育學會德育專業指導委員會理事,廣東省中小學德育基地協作會會員;2007年參加廣東省中小學校長高級研修班結業;2002年榮獲“河源市愛國衛生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2003年被國家教育部、國家環保總局授予“綠色學校園丁獎”;2005年被評為“市直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2008年被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德育研究與指導中心評為“德育科研先進個人”。(現任校長)

鄧春苗 女 前任副校長?1972年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小學數學高級教師,省級普通話水平測試員,河職院教育學院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委員。1991年參加工作,2001年任廣東老隆師范附屬小學副校長,2006年9月調入市三小,2007年10月參加競爭上崗任副校長。曾于2000年代表河源市參加廣東省小學數學說課比賽獲二等獎,同年榮獲廣東省“南粵教壇新秀”稱號;2002年被中國教育學會小學數學教學專業委員會評為學會先進工作者;2002~2005年參加廣東省基礎教育系統“百千萬人才工程”高級研修班學習,被評為“優秀學員”。曾多次承擔或主持省級課題,先后在國家、省、市級刊物獲獎或發表論文10余篇。主管學校的科研工作。2013年調離.

張梅笑副校長分管后勤、電教、體衛藝、科技創新工作小學高級教師,現任河源市第三小學副校長。曾獲河源市先進教育工作者,廣東省南粵教壇新秀等榮譽。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二十多年,主持市級重點課題“轉化學困生的策略與研究”,參與了全國“十五”重點科研課題“中小學素質教育操作性策略研究“的子課題研究,被評為中國教育學會科研先進個人,在省級以上發表論文多篇。

張美蘭副校長分管德育、安全、人事、黨建工會、婦女計生、共青團工作于1972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小學數學高級教師,2012年12月已通過數學教育小學高級教師(副高級)的評審。1992年7月畢業于河源師范學校,1993年至2004年完成大專與本科的自學考試。1992年9月至1993年7月在河源市源城區高埔崗農場學校任教;1993年8月至1998年7月在河源市第一小學任教;1998年8月調入本校任教。

先后獲得市級以上的榮譽有:

2001年9月被市教育局授予“市直教育系統優秀教師”稱號;

2003-2004參加廣東省數學骨干教師培訓;

2008年獲河源市教育系統信息工作“優秀信息員”稱號;

2009年被評為“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

2010年被評為“河源市語言文字先進工作者”。

2012年7月被市教育局黨總支授予“優秀黨員”稱號。

2012年9月被市教育局授予“市直教育系統優秀教育工作者”。

2012年10月被定為廣東省新一輪“百千萬人才培養工程”名教師培養對象。

由廣東省教育廳組織的2009年廣東省中小學德育創新成果展示活動中,學校“行為自主養成教育模式的探索”的研究成果榮獲廣東省中小學德育創新二等獎。

8559

免責聲明:本站詞條系由網友創建、編輯和維護,內容僅供參考。

以上內容均為商業內容展示,僅供參考,不具備專業問題解決服務,

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

如您發現詞條內容涉嫌侵權,請通過 948026894@qq.com 與我們聯系進行刪除處理!

上一篇:河源文化廣場
下一篇:河源龍源溫泉

標簽

一秒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安县| 绿春县| 武陟县| 色达县| 普安县| 桐城市| 宁安市| 灯塔市| 安丘市| 隆化县| 张家港市| 永登县| 东明县| 原阳县| 南安市| 景宁| 买车| 延长县| 富锦市| 洪湖市| 望谟县| 宾阳县| 香格里拉县| 通许县| 广德县| 盘山县| 霍山县| 巴马| 富裕县| 揭阳市| 长岭县| 崇礼县| 华宁县| 米易县| 阳谷县| 巩义市| 大同县| 牟定县| 滨海县| 阜平县| 巩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