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K
3250
臚朐河之役
永樂初年,韃靼斷絕了與明朝的朝貢關系。永樂七年(1409)四月,明成祖朱棣派都指揮金塔卜歹、禮科給事中郭驥出使韃靼并賜予其首領金幣,欲與之交好。但使臣郭驥反被韃靼可汗本雅失里所殺。明朝與韃靼雙方的沖突至此不可避免。同年七月,明成祖遣淇國公丘福為征虜大將軍,武城侯王聰、同安侯火真、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遠為副將、參將,率軍10萬征討韃靼。戰前,韃靼因被瓦剌所攻擊而徙居臚朐河。丘福率部于八月渡河,因受到韃靼間諜的蒙騙,不顧朱棣誡諭而輕敵深入,遭到韃靼伏擊,導致全軍覆沒。永樂八年二月,為徹底解決韃靼對邊境的侵擾,同時也為了挽回喪師之辱,明成祖調集50萬大軍北伐。五月,明軍再度行至臚朐河流域,明成祖朱棣親自改河名為“飲馬河”。本雅失里偵知明軍動向后,因懼怕明軍聲勢而率軍潛逃。明成祖親率軍隊追擊,并在斡難河(今蒙俄邊境)大敗韃靼軍隊。韃靼部經過這次打擊后臣服于明朝,明朝冊封其首領阿魯臺為“和寧王”。盡管明軍在臚朐河之役中一度戰敗并損失了不少軍隊,但取得了最終的勝利,此后明朝和韃靼雙方維持了較長時間的和平。